】 【打 印】 
北京國際電影節:光影不息時代情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09:47:06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雖是夏末秋初之際,中國電影界卻頻頻傳來“春之聲”:暑期檔總票房突破75億元(含預售),總出票近2億張;以“愛電影·愛生活”為口號的2022年電影惠民消費季開展,四方面措施惠民利企,促進電影消費;國家電影局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於促進觀影消費的框架合作協議,建設銀行將於今年年內投放共計5000萬元用於直接補貼觀衆觀影購票。與這些好消息遙相輝映的,是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各大論壇上業界大咖充滿信心和思考的發言闡釋。在“奮進新征程:光影不息 燃夢未來”“‘高峰’電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青春表達與時代精神”“新時代電影評論的創新與提升”等主題討論中,他們達成共識,對電影行業而言,2022年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它是《“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國電影“非凡十年”之後步入的嶄新歷史節點。“風物長宜放眼量”,在國家高瞻遠矚的擘畫、業界終日乾乾的努力以及創作者與時偕行的創新之下,成為電影強國的夢想指日可待。

  越來越多從業者心懷創作高峰之作的志向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觀察電影亦然。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矗立著一部又一部巍峨的高峰作品,尤為引人矚目。但究竟何為高峰作品,高峰的評價標准是什麼?與會專家學者給出了標准:即具備思想性、時代性、民族性、藝術性四個基本屬性,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前沿的時代意識、豐富的民族圖景、至美的藝術追求。

   有些作品放映時轟動一時,但隨著時間流逝而悄無聲息;另外一些作品當時并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但經過社會變遷,人們會重新發現其價值。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志社社長兼主編皇甫宜川認為,電影作品之所以能經得起時間檢驗,一方面是因為在電影表達上具有藝術創新性,且對今後電影創作產生某種影響;另一方面是關注普通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對社會、歷史、時代具有深刻認知,又將這種認知與人物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

   “要想創作出高峰之作,先要有高原之作,這是一步步積累的過程。高峰作品是金字塔的頂部,它需要大量的普通作品作基底,這是高峰能出現的基礎。”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導演黃建新分析道。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認為,一定意義上講,一部中國電影史就是中國電影人追求高峰作品的歷程。只有越來越多的電影從業者心懷高峰志向,中國電影才能在高原的基礎上,迎來更多高峰。

  更加長效的投融資機制正在建立

   好的內容總是與好的市場環境相輔相成。隨著電影產業化發展日臻成熟,投融資意識越來越深入電影創作之中。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挺偉總結了當前電影市場呈現的三種效應。“就是頭部效應、集群效應、聚合效應。隨著電影業不斷專業化、規範化、系統化,頭部電影在整個電影市場的票房優勢越來越明顯。有的頭部電影上映期間的票房可以占每日票房總數的30%,起到了市場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多電影匯集知名導演、編劇、演員等,這些業界頂尖人才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對作品產生強大的加持作用。投融資越來越團隊化、特色化,影響到內容生產、發行宣推等各個環節,使電影可以被轉化為更多的產品形式,甚至輻射到社會生活領域,形成文化現象或轟動效應。”

   種種跡象表明,在迎接下一個紅利期的過程中,中國電影正著手建立更加長效的投融資機制。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芳指出,以前電影一般到後期宣發階段,才開始尋求合作,這種聯合投資的方式比較簡單,投融資結構也有些單一。而今,諸如銀行信貸、基金、機構直投等方式能讓投資人和制作人獲得坐在一起溝通了解的機會,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比如《我和我的家鄉》劇本創作時設計了一個學校的場景,片方就與拍攝地相關單位溝通,將其作為旅游打卡地進行開發,如今那裡已成為熱門景點。《獨行月球》總制片人劉洪濤則建議,成熟的電影市場不能僅依賴於票房,還可以擁有衍生、版權等多種多樣的銷售收入,比如跟電商做文創,跟游戲做引流,舉辦展覽,結成跨行業合作聯盟等。總之,打開思路,電影投融資大有可為。

  青年電影人成主流創作的重要力量

   如果說不斷摸索創新的投融資模式是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的外在動力,那麼70後、80後、90後的新生代電影人漸次登場,走到創作舞台的中央,源源不斷地為市場提供優質的主流電影內容,就是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的內生力量。

   從講述革命歷史的《長津湖》《革命者》到聚焦現實故事的“我和我的”系列,從災難題材《峰爆》到抗疫題材《你是我的春天》,一批獨具個性的主流創作集群式湧現,其台前幕後閃動著無數年輕人奮鬥的身影。“隨著電影教育體系日臻完善,近些年電影人才來源更加多元,創作思維和美學觀念更加多樣。”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副教授陳剛認為,這些青年電影人不僅具有自覺的類型意識,在創作題材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化,重視對社會現實的挖掘、時代情緒的表達以及個體經歷的關注,還具有很強的工業意識,在探索電影工業化流程的升級迭代和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以初生猛虎的銳氣推動中國主流電影的多元發展。

   “《一點就到家》講的是年輕人回鄉搞電商的故事,《奇跡·笨小孩》關注青年創業歷程,《風犬少年的天空》聚焦中學生跌跌撞撞的成長時光……新近湧現的青年電影人作品很多選取與當下年輕人的親身經歷、所思所想有關的現實題材。”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分析,這種創新沒有停留在表層的藝術手法或技術手段上,而是對時代、社會進行深入挖掘,從主旨意蘊處尋求突破,讓故事和人物與百姓的日常情感經驗同頻共振。這說明青年電影人的主體意識已經覺醒。經過各種歷練,他們對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形成了更深刻的認知,嘗試用人生經驗和藝術智慧去回應時代需求和觀衆訴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