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和產品結構來看,制造業利潤占比提高,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比重為76.2%,較上月提高2.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由5月份同比下降9.0%轉為增長4.1%,不僅恢複幅度很大,而且連續兩個月回升,從而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4.0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利潤降幅收窄,雖然利潤同比仍下降11.7%,但降幅較上月收窄了6.7個百分點。這樣的變化,毫無疑問是中國經濟基礎厚實、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的突出表現,也是未來中國經濟能够持續向好的資本。
從地區平衡來看,中西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中部和西部地區利潤分別增長14.9%、23.1%,大有後來者之上的感覺;東部地區則克服疫情影響,最大力度地恢複供應鏈、加快複工複產步伐,實現了利潤降幅收窄的目標,收窄幅度達6個百分點。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利潤已由上月的下降17.8%轉為增長4.6%,表現出強有力的經濟恢複能力。
從行業整體格局來看,6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56.1%。這樣的格局,顯示出規上企業整體是向上的,效益是在不斷改善的。隨著複工複產效率提升、各項政策措施全面到位,規上企業的效益還會繼續改善。
但也需要看到,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實現利潤仍是下降的。前者與國際環境有關,與國外對疫情防控的重視度不够、俄烏局勢、能源價格大漲等有密切關系,後者則主要表現為中小微企業占比過高,而上游企業一度價格上漲,給下游企業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導致下游企業效益較差,利潤恢複的難度增加。
盡管如此,規上企業的表現仍然是可圈可點的,是中國經濟韌性強的突出表現。對中國企業、特別是規上企業來說,既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新的風險挑戰。如果能有效地把握機遇、回避風險、積極主動地應對挑戰,那麼,中國經濟仍然能保持良好增長態勢,能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