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基礎設施建設要與國家發展進一步適配
http://www.CRNTT.com   2022-05-07 08:31:28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能夠顯著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增強企業競爭力和開拓市場的能力,同時能夠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室主任任榮榮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基礎設施網絡布局持續完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水平明顯提高。國家布局建設了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重大科技設施,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大型灌區建設工程相繼建成,北京新機場、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工程、港珠澳大橋工程等交通設施投入使用,5G網絡設施、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等發揮作用,覆蓋全國的物資儲存和調動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建設,一大批世界領先的基礎設施也正在加快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持續動力。

  文章認為,當前中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應進一步適配。交通、能源、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尚待提升,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尚需加強。因此,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在五大領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重點。通過“聯網”增強城鄉、區域間的互聯互通,更好發揮暢通“雙循環”的作用;通過“補網”精准補短板,打通基礎設施網絡中的堵點,提升網絡設施的整體效益和綜合效益;通過“強鏈”發揮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帶動作用以及推動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全產業鏈的整合協同效應。

  這五大重點領域和三大建設重點將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便捷要素流動、提升科技水平、改善社會民生、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支撐,通過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基礎設施的網絡化、融合化發展水平和系統韌性,適應於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硬基礎”和“軟環境”。

  文章指出,由於從規劃到設計再到建成往往會有一個較長的建設期,所以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適度超前。這就需要系統謀劃、整體協同,充分發揮集中各方面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高效有力辦成一件件大事的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實現“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更好結合。

  同時,要通過加強機制保障促進基礎設施項目落地見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資金的統籌帶動機制,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對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的引導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完善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廣泛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多元化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