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進城鄉同網同速 提升農民數字素養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09:19:34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打開手機,可以看新聞、刷視頻、網購中意的消費品;一根網線,讓城鄉兩端的孩子同上一節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隔著屏幕,農民在村衛生室就可以讓城裡的名醫看病……數字化正日益深刻地改變著鄉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在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道亮看來,這一個個生動的應用場景,展現了數字化鄉村生活的廣闊前景。

  數字化在保障改善民生、縮小城鄉差距方面大有可為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能突破時空限制,在促進農村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方面大有可為。”李道亮說,比如各地積極完善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很多農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城市的醫療服務,看病難得到緩解。

  我國已初步實現數字化與農民生活的有機融合。2014年至2021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0.18萬億元增長到2.05萬億元,增長10倍多。截至目前,全國遠程醫療服務縣(區、市)覆蓋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中小學校(含教學點)實現100%寬帶通達。

  “數字化已滲透到鄉村生活各方面,但仍大有潛力可挖。”李道亮說,下一步,硬件上要大力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持續推進城市農村“同網同速”,逐步填平城鄉“數字鴻溝”;推動農村公路、電力、水利工程、冷鏈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推進智慧交通、智能電網、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建設。軟件上,要不斷豐富和完善適應“三農”特點的信息服務供給,打造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強化服務、完善功能、簡化操作,讓鄉親們用得上、用得好。推進智慧城市平台和服務向鄉村延伸,推進涉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有效整合,為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下沉鄉村提供便利,助力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