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積極發揮基礎設施建設短期穩增長和長期調結構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2-05-05 07:43:11


基礎設施建設既有短期內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也有中長期調結構的導向作用,對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保障,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郭迎鋒文章表示,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和國際資本市場波動等國外因素擾動、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基礎設施建設既有短期內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也有中長期調結構的導向作用,對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在傳統的“鐵工基”建設領域,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電力能源、水利灌溉、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從以規模擴張為主向以提高質量為主的階段轉變,需要從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出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指出,在取得這些成就的同時,需要正視中國基礎設施領域存在的問題。

  在部分領域和區域存在行政分割公共資源,從而造成公共產品相對短缺的一些非市場行為。在建設布局上,中國基礎設施各領域依然存在較為突出的區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較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一定差距,城鄉基礎設施水平差距依然較大;交通與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對外連接與出口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在社會效益與財務收益的平衡上,最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投資的邊際收益持續下降的問題,基礎設施的融資渠道單一性、融資杠杆率高的問題也一直存在,亟待找到兼顧公益性與市場性的方法與方案。在基礎設施內部結構方面,一直存在創新引領作用不足的問題,既包括創新型產業的基礎設施投資不足,也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本身創新性不足的問題。

  近期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聚焦五大領域基礎設施,提出了要適應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需求,並拓寬長期資金籌措渠道和加大財政投入的要求,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方向指引,既有解決當下經濟增長壓力進一步加大的緊迫感,也有引領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瞻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