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重視古籍,讓民族記憶生動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22-04-19 09:24:45


 

  “開發古籍資源,其實也是對古籍的一種保護。”張億說,如果古籍有了影印本、高清電子本,就可以減少借閱原件的需求,既保護了古籍,又沒耽誤利用,“現在,國家圖書館有超10萬部古籍數字資源向社會免費開放,不需要註冊就可以在線閱覽。如果其他藏書機構也能像國圖一樣開放古籍數據庫,那就太好了!”

  古籍數字化,越來越被各界所重視。一時間,各種古籍數據庫紛紛湧現,公益機構做的、商業機構做的、私人做的、文化單位做的、教育單位做的、出版單位做的,不一而足,在方便讀者的同時,也出現了種種亂象,有人將其總結為“條塊分割、力量分散、缺乏統籌規劃、標準不統一”。針對這些問題,承擔著全國古籍工作統籌協調職責的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正在籌劃實施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建立健全國家古籍數字化工作指導協調機制,統籌實施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加強古籍數據流通和協同管理,實現古籍數字化資源匯聚共享”已明確寫入《意見》之中。

  更優質的整理,更精准的評價

  為了整理北宋名僧惠洪的詩文集,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周裕鍇耗費了近20年光陰。2021年,這部250萬字的《石門文字禪校注》終於出版,在文史學界口碑甚佳。

  “《石門文字禪》這樣的重要著作,只有周老師才能做好它的校注工作。20多年前,周老師曾說不會去做校注,感覺是為他人做嫁衣,後來卻花了十多年做此事,不是‘技癢’,而是一種使命感。”有熟悉周裕鍇的學者如此評價。

  然而,令學界同行沒想到的是,在一次校內評獎中,《石門文字禪校注》僅得到三等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