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4-12 10:54:14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這進一步發展了需求側管理的內涵,不再只講它“重在解決總量性問題,注重短期調控”了,而是講需求側管理既要注重總量,也要注重“結構性、制度性、政策性”,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調傳統消費不能廢棄,而是要升級和加強;強調投資需求同樣重要,但要優化投資結構,保證重點項目和優勢產業優先獲得投資。

  理解二者關係是重要“樞紐”

  我們之所以說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的辯證關係是理解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樞紐,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運用它來分析研判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怎麼看、怎麼辦”,而且運用它來闡釋回答我國經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這樣的發展”等重大問題。因此,只有掌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的科學內涵及辯證關係,才能更好深入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精髓和實踐邏輯。

  第一,有助於深刻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早在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就鮮明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其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與“需求側”息息相關。“我們的奮鬥目標”,即“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與“供給側”息息相關。這就清晰回答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精髓和要義。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這一論斷中的“人民福祉”“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講的是“需求側”,而“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則講的是“供給側”怎麼辦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