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應對風險衝擊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3-08 07:38:54


 
  及時總結各種金融政策試點工作,採取差異化政策,鼓勵中等收入家庭持有更多保障型金融產品,提高應對風險衝擊能力。儲蓄是中國應對風險衝擊的傳統金融工具,然而中國家庭的儲蓄不僅要應對未來大額確定性支出,如購房、子女教育、子女結婚,還要應對未來醫療和養老等不確定性支出,使得儲蓄無法完全應對風險衝擊,尤其是重大風險衝擊。而保險的損失補充功能可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可以更有效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應對風險衝擊能力,但中國家庭保險擁有率僅為18%,其中中等收入家庭為36%,遠低於美國家庭的84%。可通過稅收優惠和降低購買成本鼓勵中等收入家庭持有更多的商業保險。國家近年來先後試點稅優健康險、稅延養老險以及專屬商業養老險政策,但試點效果並不顯著,一方面是因為稅收力度有限,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甚至沒有稅收優惠;另一方面是監管政策較嚴,如代理人傭金率過低、產品設計不合理、允許帶病投保等,險企參與意願不強。建議對這三個試點政策進行差異化定位,明確各自職責,如將稅優健康險和稅延養老險定位於中低收入群體,提高繳費環節的稅優比例,降低領取環節的徵收比例;將專屬養老保險定位於中高等收入群體,適當增加稅優比例。另外,進一步優化產品設計和費用定價,降低保險產品的初始費用,提高產品競爭力。

  優化家庭收入結構,提高家庭金融安全性。收入是影響家庭經濟風險的基礎性因素。中等收入群體工資性收入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也有部分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中等收入群體收入來源的差異決定了經濟風險也存在差異。研究表明,有工資性收入可以使家庭經濟風險降低37.6%,但工資性收入占比對家庭金融安全性的影響是非線性的,當工資性收入占比到達50%時家庭金融財務狀況最為健康和穩定,而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高達76%,反映出對工資性收入的依賴程度過高,這種收入結構的失衡容易造成家庭經濟風險的高度集中。因此,不僅需要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更需要調整不同收入來源在家庭收入總量中的結構比例。要加大金融科技的創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高創業者的經營性收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監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讓投資者從資本市場獲得相對穩定的資本收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