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經濟與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09:40:19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奮鬥,在建黨百年之際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2021年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對共同富裕作出全面而具體的部署,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進一步對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路徑作出了明確要求。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譚洪波文章表示,中國當前加快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正值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有關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並保持了9.7%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將會持續快速發展。討論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無法脫離數字經濟的大背景,必須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促進共同富裕。

  數字經濟能否促進共同富裕

  文章分析,數字技術及其推動的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個既一般又特殊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階段,分析數字經濟與共同富裕之間的關係,可以從數字技術帶動經濟發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兩個方面來入手。

  從數字技術帶動經濟發展的一般性來看,技術進步與收入分配和財富差距的關係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是從歷史角度看,每一次大的技術進步都會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從整體上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發展。但在收入分配方面,有更多證據表明,技術進步常常伴隨著收入分配和財富差距的擴大。比如,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先進技術並沒有被普遍分享,從而加劇了人們的收入分配差距。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考察了近兩個世紀以來20多個歐美國家的收入分配狀況,發現兩次工業革命都伴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並且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一直在上升。從人類發展史上更長的時期來考察,美國學者科勒(Kohler)等18位教授以住戶房屋面積為指標,估算了世界各大洲上萬年的財富差距走勢,發現房屋面積基尼系數從原始社會到半農業社會再到農耕社會依次是0.17、0.27和0.35,從中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生產與生存技術的每次飛躍都伴隨著財富差距的擴大。二是從技術創新的經濟學視角來看,獲得“市場勢力”賺取壟斷利潤是大部分企業追求的目標,技術創新是企業為獲取“壟斷勢力”所採取的重要策略性行為,同時也是企業追求“壟斷勢力”的過程和結果。政府為鼓勵創新設立了專利保護制度,專利保護制度同時又會保護壟斷阻礙競爭,為了平衡創新與壟斷之間的關係,在專利保護制度中加入了保護期限條款,但這仍然保護了技術所有者對技術的壟斷和由此產生的產品市場壟斷,因此,技術進步與“壟斷勢力”的形成是相伴相生的。處於壟斷地位的企業進一步通過價格策略、產量策略、合謀行為等,一方面設置較高的市場壁壘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市場,或使同行業其他企業處於從屬地位,另一方面採用價格歧視等手段從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手中攫取更多剩餘。因此,技術創新在經濟上的成功並不能直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反而很大程度上會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數字技術及其推動的數字經濟也不例外,如果不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加以規範管理,同樣會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

  從數字技術帶動經濟發展的特殊性來看,當前的數字技術除了具有和以往的技術進步對收入分配相同的影響之外,還有一些顯著特性影響著收入分配格局。第一,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不平等使用和占有。數據的生產需要商家、消費者、互聯網企業等共同參與才能完成,而目前由於數據產權模糊並且實際掌握在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手中,因此他們可以憑借技術優勢無償或低成本使用數據要素,作為數據共同生產方的非互聯網企業、機構和消費者則難以獲得應有的權益。另外,數據產權不明晰也影響了數據價格體系的確立,進而影響了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廣度和深度,最終導致數據相關方參與要素報酬分配過程受阻,以及報酬與貢獻度不匹配等問題。第二,數據要素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性。數據資源的形成、收集和存儲需要投入大量硬件和軟件資源,其初始投入較高,而數據資源一旦形成,其邊際使用成本幾乎為零,因此數字經濟具有明顯的規模報酬遞增特性,這決定了數字經濟眾多行業具有自然壟斷的屬性。第三,數字經濟具有網絡外部性。當某一網絡具有一定優勢之後,該網絡上的用戶所獲得的(期望)收益(或效用)會受到同一網絡上其他同類用戶數量的影響,其他同類用戶數量越多,其中任何一個用戶所獲得的(期望)收益(或效用)就會越大,因此當數字經濟達到一定規模之後,網絡外部性將促使具有優勢的網絡快速自動“生長”。第四,互聯網平台具有雙邊市場的特性。即,互聯網平台上同時集聚大量的產品與服務的提供方和需求方才能發揮平台本身的價值,其中一方的(期望)收益和(期望)效用更多地依賴於另一方的數量,這一特性會使處於平台兩側的供給者和需求者相互吸引至同一個平台,導致具有優勢的平台快速形成壟斷。當然,在前期獲取優勢的過程中,不同平台之間會發生激烈競爭,有時在勢均力敵時也可能會合併成為一家更大的平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