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來自我國首個脫貧摘帽縣井岡山的回訪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01:15:02


 

  進村3米5寬的水泥路變為5米寬的瀝青路,新建了人車分流棧道、停車場、污水處理廠、公共廁所等新設施,新房、汽車、遊客更多了,村民接待遊客更方便了……

  “現在,村裡遊客越來越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人均年收入從脫貧前的2000多元提高到2.8萬元。”村支書彭展陽說。

  荷花大倉、大隴案山、長塘古韵、半畝方塘……如今,驅車穿行在井岡山鄉村,不僅道路寬敞、山林秀美,而且路邊不時就能看到像神山村一樣的鄉村旅遊點,井岡山旅遊已從單一景區旅遊轉為村村有看點、處處皆景點的全域旅遊。

  村莊變美,產業變旺。

  “三送裡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山上裡格包穀,介支個金燦燦……”紅歌《十送紅軍》中的井岡山拿山鎮,一條國道旁草莓基地、靈芝產業園、黃桃合作社、獼猴桃基地等園區基地“扎堆”,形成一條現代農業產業帶。

  “我們成立了產業聯盟,農民每年能從這裡拿到上千萬元打工、地租、分紅等收入,各村村集體一年也都有10多萬元收入。”拿山鎮黨委書記王小輝說。

  過去,井岡山農民“上山砍毛竹、下田種水稻”,產業單一。如今,黃桃、獼猴桃、火龍果、竹蓀等越來越多特色果蔬在紅土地“落地生根”,當地綠色食品產業園4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迎來一家家企業,帶動更多農民增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