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生物處理技術出手 垃圾成資源
http://www.CRNTT.com   2022-02-09 17:53:52


 
  厭氧發酵技術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厭氧或者兼性厭氧微生物降解有機固體廢物,並獲得甲烷和二氧化碳。該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垃圾無害化和減量化,還可以獲得生物能甲烷和氫氣,實現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

  不過,在將有機物轉化為沼氣(即甲烷和二氧化碳)時,還會產生沼渣、沼液。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渣、沼液富含未降解的有機物和礦物質,根據我國相關法規,還需要進行另一階段的處理後進行回收。“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厭氧發酵工藝目前是處理廚餘垃圾的主要工藝,近年來,在垃圾分類收集政策實施後,該技術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已獲得逐步發展和應用。”威立雅集團中國負責人說。

  生物轉化是利用昆蟲將有機廢物轉化為蛋白質和肥料的生物過程。整個過程產生的高質量蛋白質,可作為動物飼料,滿足動物生長的營養需求。

  杜歡政告訴記者,生物處理技術不僅能實現有機固體廢物的減量化,還能變廢為寶,將其轉化為有機肥料以及生物質天然氣等能源產品。

  生物處理固廢技術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來,我國在生物處理固體廢物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成功案例。

  “單品類有機廢物厭氧發酵過程經濟性較差,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聯合企業共同研發了多元固廢厭氧共發酵工藝技術,可實現規模化處理農作物秸秆、畜禽糞污以及餐飲垃圾、廚餘垃圾、園林綠化廢物等多種城鄉有機廢物。”杜歡政說,他們基於微生物技術研究獲得複合產甲烷菌,讓有機廢物進入厭氧系統進行發酵,產生生物質天然氣。他們的複合菌可縮短有機物降解周期、提升天然氣產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