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促進藍碳增匯 給海洋牧場裝上巨型“氣泵”
http://www.CRNTT.com   2022-02-09 14:05:35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湛藍的海面上,數千只聚乙烯(PE)塑料浮球如稻田中的秧苗般整齊排列,將載有控制中心的供能浮台圍在中間;海面下,一台巨型“氣泵”將海底富營養鹽的海水輸送到海面,輔助浮球下的海帶生長……

  截至1月底,位於山東青島的鰲山灣海域,國內首個人工上升流增匯示範工程(以下簡稱上升流工程)已運行41個月,該工程通過提升上升流湧升效率,使海帶等海藻類養殖增產,同時有效修復海洋生態環境並提高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促進藍碳增匯。

  上升流工程項目團隊根據國際通用計算方法估測,若在我國14萬公頃海藻養殖區推廣實施上升流工程,每年可獲增碳匯總量(按二氧化碳計)490萬噸以上,同時移除氮元素1.39萬噸以上,移除磷元素2130噸以上。

  上升流工程應用了由多所高校科研團隊和海水養殖企業合作完成的“人工上升流技術與應用”成果,不久前,該成果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鑒定。鑒定委員會對該成果在促進海洋生境改善、生產力提升和碳增匯等方面的應用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該成果已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列入海洋增匯方案,面向全球推廣。

  技術集成,提升人工上升流效率

  溫室氣體濃度的逐年增加,引發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世界氣象組織(WMO)2021年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數據顯示,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濃度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百萬分比濃度)增長到了2020年的413.2ppm。

  針對經濟發展現狀與國情,我國已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此前,《“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也將“增加生態系統碳匯”作為低碳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要探索開展海洋等生態系統碳匯試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