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改革開放精神大踏步走向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1-11-29 14:49:27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據中國青年報發文,深圳市中心,蓮花山頂,有一座寓意深遠的青銅雕像:鄧小平,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面向市區,衣擺輕揚,眉宇間充滿堅定與自信,目之所及皆是特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耐人尋味的是,雕像不是站姿,也非坐姿,而是大步向前的行走姿態。這一設計者有意為之的“點睛之筆”,傳達出一個極為貼切的隱喻:改革開放,我們永遠在路上。

  “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適合坐這樣的車。”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在被問及乘坐新幹綫列車的感受時,他的回答意味深長。彼時的中國,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有的城市機場連像樣的跑道都沒有,只能在一片大草甸上勉強滑行……凋敝的經濟和落後的科技,使中國一度面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

  窮則變,變則通。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開,春潮湧動神州大地。40多年來,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路上或遇迷霧,時有險灘,卻始終憑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闖敢試、勇於創新,互利合作、命運與共”的精神,將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寬,譜寫出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

  歷史上,一些觀念的成功,不僅在於提出時多麼石破天驚,更在於它能否被時代所接受,乃至在此後成為一種常識。1978年5月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猶如一聲春雷,在中國大地掀起了一場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這個如今看來無比尋常的論斷,之所以具有標志性意義,正是因為它突破了曾經的思想禁錮,讓“發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改革開放的歷史先聲,湧動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底色。

  當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有躍躍欲試,也有糾偏遇阻。那時候,問題常常是現實而迫切的。比如,雇工人數超過8個的“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久,身份有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喊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工業區,到底是“姓資還是姓社”?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共產黨正是在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索與回應中,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中,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本質,并由此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nextpage>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40多年來,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經濟特區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一步步打破觀念的藩籬,廓清思想的迷霧,用腳踏實地的實踐實現了歷史性飛躍。

  鄧小平曾說,“看准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始終洋溢著敢闖敢試、勇於創新的時代朝氣。1978年11月的一個冬夜,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名農民自發聚集起來,突破人民公社的生產模式,在一張“秘密契約”上莊嚴地按下鮮紅手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自此發端。

  隨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創舉”——舉辦經濟特區開始了。1979年4月,廣東省委負責人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興辦出口加工區、推進改革開放的建議。鄧小平明確指出,還是叫特區好,中央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同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行行一步”,并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明確要求發揮經濟特區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帶動作用。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結說:“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跡,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從沿海到內陸,從試點探索到全國推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華大地。自此,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國創造出令世界驚嘆的發展奇跡。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堅持互利合作、命運與共的發展格局,是改革開放精神的重要內涵。<nextpage>

  在第一屆進博會上,國內消費者第一次品嘗到巴拿馬菠蘿,并念念不忘。由於含糖量高、氣味馨香、口感爽脆,它被譽為“世界上最甜的菠蘿”。此後不久,在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中巴簽署了多項多邊合作文件,首批巴拿馬菠蘿被運達上海,開啓了在中國的甜蜜之旅。巴拿馬菠蘿的故事,是進博會“買全球,惠全球”理念的生動體現,也是改革開放堅持互利合作的縮影。

  有統計顯示,1978年至201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223倍,年均增速14.5%。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堅持互利合作、命運與共,不僅使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彰顯著中國努力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的大國擔當。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黨的十八大閉幕後不久,習近平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深圳,在蓮花山公園種下一棵蒼勁挺拔的高山榕樹,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他再次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惟有向改革要動力、以開放促發展,才能不斷以加速度開創發展新局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