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誕生100周年
http://www.CRNTT.com   2021-10-20 15:40:51


 

  長沙馬王堆漢墓中,“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素紗禪衣、T形帛畫、雲紋漆鈁、中醫帛書……全方位呈現2000多年前的西漢“精致生活”。

  一壺、一罐、一妝奩、一帛書,只需要一個物件,就可以將史書中密密麻麻的鉛字,化為可感知的存在,述說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真實細節。

  “發現和構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這是中國考古人的根本任務。”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感受、闡釋和宣傳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既是中國考古人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榮幸。”

  進發:風華正茂的中國考古

  半空中,嗡嗡作響的無人機持續盤旋拍攝;地面上,3D激光掃描設備的機械臂上下翻飛;探方外,嶄新的考古大棚拔地而起,甚至自帶監控及預警系統;實驗室裡,碳十四測年、DNA分析等技術應用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當年,騎著毛驢、緊握手鏟的考古前輩們或許很難想象,中國田野考古會變得如此充滿科技感。

  “雖然早在20世紀60年代,夏鼐先生就已將碳十四技術引入考古文博界,但多學科交叉研究和高科技手段應用成為常態,得益於兩個國家級工程的引領和示範。”李伯謙說。

  199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我國第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考古課題的科研項目。五年後,吸納更多學科參與、運用更多現代科學技術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時至今日,科技考古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在高精度測年、人骨研究、材料屬性分析、同位素分析、遙感監測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