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誕生100周年
http://www.CRNTT.com   2021-10-20 15:40:51


 

  1921年10月,秋風微涼。在中國政府的許可下,安特生與袁複禮等中國學者來到仰韶村,進行了36天的正式考古發掘,共開挖17處發掘點,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還有骨器、蚌器等珍貴遺物。

  在此之前,安特生已經來過仰韶村。“1921年4月,安特生在村南衝溝的斷崖剖面上,發現了石器和彩陶片共存的地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說,“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個平平無奇的豫西村落之下,很可能存在著一處中國遠古時代的重要文化遺存。”

  半年後的發掘,使一種新的史前文化類型被發現並以“仰韶”命名。“仰韶文化”不僅是中國第一個通過考古發現認識到的史前文化,更填補了當時對中國沒有新石器時代的認知空白。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發端。

  一塊塊紅褐色陶片上,變幻莫測的紋飾令安特生著迷,但他錯誤地判斷,以彩陶為代表的仰韶文化可能並非本土起源,而是從中亞地區傳入。

  彼時,新文化運動風起,在提倡民主科學的思想解放潮流的衝擊下,史學界掀起以古史辨派為代表的“疑古思潮”,外國學者普遍認同的“中國文化西來說”,也博得不少本土學者附和。

  中國文化究竟從何而來?“‘中國文化西來說’深深刺痛了當時的很多中國學者,也更激發出他們通過考古資料重建古史的熱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說,“中國上古有什麼樣的人文和政治景觀,中國文化的源頭到底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成為國人熱切期盼解決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