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落實產假制度和生育津貼,探索實施父母育兒假,依托社區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國家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進行了周密的制度安排,促進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的合力正在形成。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吳佳佳評論文章表示,面對三孩政策“紅包”,許多家庭仍有顧慮,其中,養育教育成本高是重要原因。在養育成本上,目前的突出問題是我國0歲至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不足,“老帶孫”模式對老年人健康造成較大壓力。同時,公共普惠性托育服務缺乏,而市場化托育成本高,家庭撫育壓力大。同時,隨著社會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質量,住房、學區等問題也成為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
文章認為,要讓三孩政策發揮作用,實現適度生育水平,還需要通過激勵相容的政策“組合拳”,減輕育兒焦慮,降低養育成本,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在教育方面,建議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提供多樣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在此基礎上,完善醫療、養老等保障制度,加快保障房供應,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為年輕人減輕育兒經濟負擔。在提高女性生育積極性方面,建議將生育融入社會機制、政策和環境設計中,推動男性積極分擔養育責任,在職場上對多孩媽媽給予更多寬容,從制度上糾正就業歧視行為。
文章指出,生育看似個人選擇,實則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接下來,相關部門還應積極穩妥推進優化生育政策,促進生育政策協調公平,在切實解決群眾後顧之憂的同時,滿足群眾的需求。國家鼓勵生育的努力在政策層面已有所體現,各地各部門還應促進相關惠民政策與生育政策有效銜接,精准做好各項管理服務,根據各地實際出台相應的支持政策,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提供具體支撐。此外,還應繼續深化改革,破除影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思想觀念、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制約因素,在政策托舉上出實招、見實效,讓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