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表示,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根據其《香港電台約章》所訂立的公共目的,須提供讓市民了解社會和國家的節目,培養市民對公民及國民身份的認同感。她又指,港台電視在“國劇830”時段,已播放內地劇集《號手就位》,未來港台電視會繼續播放更多相關節目,加深市民對國家的認識。據透露,港台會與中央電視台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積極配合相關工作,推出及尋找更多合適的內地節目,幫助香港市民認識中華文化及國家的發展現況。
在“修例風波”期間,香港一些媒體成為煽動“港獨”、“反中亂港”的輿論陣地,在香港國安法框架下,對公營廣播機構進行調整,加深其與內地電視台的合作,引進內地影視節目,培養市民國家身份認同,必然是香港撥亂反正非常關鍵的一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劇之所以在內地及港澳台地區獲得巨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同屬中華民族的骨肉同胞所擁有的共同文化經驗。然而,通過對香港、澳門年輕一代的相關調研可以發現,如果打開一個澳門青少年的手機,我們會發現它包含的應用程序(或其國際版本)與內地青少年所使用的高度接近。而大多數香港青少年的手機上則基本是美國、英國的應用程序。當年輕一代看著不同的電影電視和綜藝節目,玩著不一樣的遊戲,也就是說缺乏文化娛樂意義上的共有文化經驗時,隔閡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上升到國家認同層面,正如林鄭所說,就是公民及國民身份認同感不夠。進一步來說,如果港澳台地區無法享受到內地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優秀成果,本地又沒有產生足夠的內容支撐,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其媒介信息的獲取源頭被敵對勢力把持和操控。
要看到,在現行的版權體系下,從電影、電視到網絡遊戲、網絡劇,不同媒介形態下的文化產業內容,還不能實現內地和港澳地區的同步共享。在內地一些產生積極效應和社會反響的優秀文化產品,無法在港澳台地區通過正規渠道落地。因此,在愛國愛港框架下,傳播途徑要升維,尤其是版權領域應在“一國兩制”下,進一步探索新路徑,開拓新渠道,包括但不限於報紙、電台、電視台,網絡電影、電視劇、音樂、動漫、遊戲、社區等,利用內地媒介的縱深優勢全方位傳播,構建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共同文化經驗和文化認同。
尋找一國兩制下文化治理的新模式,首先要解決版權問題。目前內地與香港互聯網文化交流一個主要的渠道是TikTok,而TikTok實際上與抖音也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沒有渠道,再好的內容也傳播不出去。因此當務之急是向港澳台地區開放相關版權。其次,在內地文化產品傳播過程中,需以社會效益為先,經濟效益靠後。可以考慮通過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文化平台型企業尤其是數字企業主動向港澳台地區傳播精品內容。通過一些企業先行先試的渠道和內容探索,進一步積累經驗,在培養共同的文化經驗、文化記憶基礎上,構建國家認同。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孫佳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