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九旬院士”葉叔華:天文是一輩子的浪漫事業
http://www.CRNTT.com   2021-06-08 10:24:59


 

  回憶這段歷史,葉叔華說:“這是一種歷史的責任。一方面要為上海天文台找出路,由於地理位置等原因,上海天文台原先承擔的授時工作移交出去以後,作為一個老台如何發展,必須尋找到一條更寬廣的道路。另一方面國際天體測量學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不能因循守舊。”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世界天體測量出現了一些巨大改變。隨著光速被精確測量,光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度量單位。隨著原子鐘的發明,測量時間頻率已經變得更加容易且更精確。這些新技術新方法的出現,使得天體測量從傳統意義上的角度測量轉化為距離測量。

  通過對國際天文學前沿的密切跟蹤,葉叔華敏感地覺察到:經典儀器與方法前景有限,只有發展新型觀測技術,才能在天體測量學立於不敗之地。經過深入研究,她認定甚長基線干涉技術是當時天文測量觀測中分辨率最高的技術。因為分辨率高,所以在天體測量和天體物理都可以用,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當時對於新興的VLBI技術,即使在國際上也還處於探索階段,而且需要口徑25米以上的大型拋物線天線,造價高,技術難度也很大,遭到很多專家質疑。但對於自己認定的事,葉叔華就像一枚釘子,釘在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上,絲毫不退讓。

  對於提出質疑的專家和領導,她就跟在他們身後“軟磨硬泡”,用科學道理一個個耐心說服。沒有研製經費,她就想辦法將天文口能夠動用的全部科研經費投入進去……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上海天文台VLBI項目終於正式上馬,需要建造一個25米口徑的拋物面天線,當時我國製造這樣大口徑天線並不容易。葉叔華不停地四處奔波、四處碰壁,最尷尬的一次,在北京一位處長辦公室裡被“晾”了15分鐘。當時的她,已擔任上海天文台台長,也是我國首位女天文台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