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深度關注丨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1-06-07 12:06:33


 
  2020年12月,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張琦在海南工作30餘年,他濫用公權、以權謀利,巧立名目填海造地、違規開發,把土地資源變成撈錢賺錢的工具,是“靠地斂財”的典型。

  審查調查發現,領導幹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插手土地工程謀取巨額利益案例中,不乏“一把手”的身影。從2017年4月到今年1月,海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及工程領域腐敗案件515件、536人,涉及有關市縣領導班子成員占比49%,“一把手”占比30%;其中省紀委監委查處的案件中涉及工程領域腐敗達69%,“一把手”占比達59%。

  “在錯誤權力觀的驅使下,少數‘一把手’把權力、金錢、享樂作為人生追求,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背道而馳,拿人民賦予的權力為自己謀私利,損害了黨的威信,貽誤了黨的事業。”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分析。

  “一把手”出了問題不止涉及自身,也往往對一地或部門政治生態帶來惡劣影響。作為“班長”,“一把手”的問題極易傳染蔓延,危害班子、帶壞隊伍,被查處時往往會“拔出蘿蔔帶出泥”。

  鄂東醫療集團原黨委書記、總院長張傑甘於被不法藥商和醫療器械商“圍獵”,擅權妄為,讓貪欲逐漸癌變成難以治愈的“毒瘤”,並將“病毒”傳播給集團其他幹部,以致發生腐敗窩案。2016年至2018年,鄂東醫療集團班子成員和下屬醫院幹部職工先後有20餘人因涉嫌職務犯罪被查處。

  “‘一把手’腐敗帶來的危害要遠超過一般的領導幹部,產生的‘腐蝕’效應更強。”宋偉認為,“一把手”腐敗容易釀成集體腐敗的“窩案”,涉案金額和涉案情節都相對更為嚴重。

  “一把手”違紀違法共性問題凸顯加強監督的重要性緊迫性

  5月24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原委員肖玉海(青海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指出,肖玉海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搞兩面派,做“兩面人”。

  在“一把手”黨紀政務處分的通報中,“兩面人”頻頻出現。一些“一把手”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貪贓枉法,人前正襟危坐、人後驕奢淫逸。由於說的和做的“涇渭分明”,一旦“落馬”,造成極大反差,給黨和政府的形象帶來極大損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