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9種科技期刊進入國際前10%
http://www.CRNTT.com   2021-05-18 17:52:50


 

  集全球智慧為我所用

  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還體現在自主設置議題,引領國際學術研究方向,從而為解決具有我國特色的關鍵問題服務。“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作為一個交流平台,它能對科學未來的發展發揮很好的引導、指路作用,能形成科技發展的潮流。”科技部原副部長、《光:科學與應用》主編曹健林說。

  由於發展階段和國情的需要,我國也有很多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問題。例如,當前我國急需解決的“卡脖子”問題,可以通過我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期刊來匯聚全球智慧。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就發揮了作用——針對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及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工程》組織了“稀土永磁材料”“碳中和前沿研究”“清潔電力”等專題。目前,《工程》的國際作者比例達60%以上,正在匯集全世界相關領域的創新智慧。

  來自中國科協的數據顯示,2020年,由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頂尖論文全球排名前100的頂尖機構中,有78家機構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中的領軍期刊發文共計1965篇,較2019年增加549篇,增幅39%。這些期刊廣邀國際一流學者進入主編、編委和審稿人團隊,組織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密切與國內外學者的聯繫交流。

  “科技期刊是科技共同體不可或缺的學術交流平台,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青年人才的培養基地,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認為,“在把我國建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征程中,科技期刊承載著重要使命。”

  呵護原始創新,探索支持創新的發表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