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城市女性比例增加意味著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1-05-17 19:26:44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流動人口超過3.75億,比10年前增長69.73%。中國的人口流動依然活躍,其中的性別差異也值得關注。

  一個較為顯著的趨勢是,在向大城市的人口遷移中,女性比例正在上升。北京、深圳等一綫城市的常住人口數據顯示了這一點。上海常住人口中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女性比例都呈上升趨勢。在深圳,2017年的戶籍遷入人口中,女性人數為19.44萬人,較男性多約3萬人。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中女性比例上升,意味著更多高學歷女性移民和外來務工女性對大城市用腳投下選擇票。

  大城市何以能吸引更多女性?在移民研究中,有美國學者曾提出“推拉理論”的解釋框架,認為影響人遷移的原因包括遷出地的推力和遷入地的拉力。就遷出地的推力來說,無論是外來務工女性還是高學歷女性,在老家可能都面臨較少的工作機會和較低的收入。此外,她們還很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家庭束縛,比如高學歷女性在老家可能會面臨日常催婚催育壓力,擇偶的可選擇範圍也有可能受限。而在遷移到大城市後,那裡更高的文明程度、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更高包容度和對個人隱私的尊重等,讓其更有機會過上舒心的生活。

  從遷入地的拉力來看,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在流入地有工作機會。大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普遍較高,以商業貿易、文教衛生、旅游餐飲等為主的第三產業也被認為更適合女性工作者。不同職業身份和教育水平的女性,都不難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此外,大城市通常基礎設施更完備,社會制度更健全,生活的便利水平和安全程度也更高,這些均是吸引女性落腳大城市的重要因素。

  由於生活體驗的接近性,不少人對中產女性的大城市選擇更能心領神會,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了更為龐大但也更為沉默的農村打工女性群體。改革開放之後,這一群體絕對數量和比例都呈現出顯著上升的趨勢。農民工在遷移到大城市後的居住模式常被視作暫時性非父系模式,盡管多數農民工婚後會在丈夫的“老家”附近新建小家庭,不過新婚夫婦一般很少使用這個住所,多會新婚不久後返回城市打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