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綠色交通駛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21-04-04 11:37:51


 
  優化交通運輸結構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盡早達峰。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也明確要求“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鼓勵綠色出行”。

  眾所周知,公路在我國交通運輸中的占比超過七成。而鐵路、水路運輸等方式,雖然有著量大、低碳等優點,但存在“最後一公里”等問題,無法有效進行替代。我國綜合交通體系的協同性也還不夠。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運輸方式就需要改變這一局面,增強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的占比,加大綜合交通體系的協同性。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兼綜合規劃司司長汪洋此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交通運輸部積極推動交通運輸碳達峰相關研究工作,促進交通運輸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的“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升集裝箱鐵水聯運和水水中轉比例,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提高綠色出行比例。

  近年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採取了不少行動,提升鐵路運力、加快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發展,鐵路運輸的占比有了提升。據了解,今年鐵路部門將對標中央“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全面優化鐵路貨運布局,推進鐵路專用線進港口、進礦區、進物流園,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此外,綠色出行也是推動減碳的重要手段。相較於私家車出行,公共交通能夠有效減少人均交通碳排放。近年來,各地交通部門紛紛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供給,優化線路,智能調度,同時,通過大數據提供更精准的公交查詢,鼓勵和吸引公眾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方式。

  專家預測,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下,公共交通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地鐵、輕軌、城軌、公交的智慧化程度將越來越高,“最後一公里”問題也將得到進一步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