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萌經濟”要多點文化黏性
http://www.CRNTT.com   2021-02-02 09:16:12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從手機殼到零食包裝,從小玩偶到貓爪杯,近期一些地方“萌經濟”悄然崛起。“萌”不但是一種愛好,更代表著蓬勃的生產力,正成為拉動消費的一大抓手。

  “萌經濟”大有可為,然而要規避“審美疲勞”,讓其持續向好還需多方發力。

  首先,要抓住消費者心理。這需要商家認真研究和把握消費者的內心活動,通過沉浸式營銷體驗活動,吸引消費者積極參與其中。

  其次,做實商品的附加意義。依靠一味“賣萌”走不遠,商品的開發者需要時刻對市場把脈問診,對商品的賣點精准把握,並對產品的塑造有前瞻性、創新性思考,挖掘產品的附加意義。

  第三,“萌經濟”是由“萌文化”衍生而來的,產品必須強化文化黏性、突出文化意義。在“萌經濟”壯大的過程中,產品研發者應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努力在我國歷史文化的“富礦”中尋找財富,與傳統文化IP跨界合作,在互聯網企業與傳統文化運營者間找到契合點。只有這樣,“萌經濟”才能增強文化黏性,吸引更多的公眾消費。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樊樹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