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今年貨幣供應增速較快,為何物價指數反而有所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20-06-16 08:23:51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影響價格的因素不僅僅是貨幣供給,還有經濟增速、供求關係、國際貿易、外匯儲備、外資流入、匯率水平、居民收入、購買力、貨幣池子等等多種影響因素。

  當前雖然貨幣供給增量較快,但是經濟處於下滑期導致信貸不暢,信貸不暢商業銀行的貨幣再造能力就會下降,市場的流動性就依然無法大幅提高。央行貨幣增量與商業銀行貨幣乘數相叠加才能有效擴大流動性,若商業銀行的信貸不暢,貨幣乘數下降,市場流動性依然無法有效提高。

  在經濟下滑周期,市場的供需關係容易失衡,供大於求現象明顯,這會造成企業產供銷脫節,貨幣周轉率下降,社會流動性也自然會下降,所以物價會有所下滑。

  全球經濟衰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能源與基礎原材料進口價格下跌,這也引導了國內工業品價格無法走高,這是國際定價問題。而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外需下滑,出口不暢導致商品擠壓或轉內銷,這加大了國內市場競爭壓力,打壓了商品價格。

  而貨幣增量還要看其具體的流動方向,國內的流動性主要在房地產、債券市場、股市與銀行存款等方面,由於金融市場或資本市場成為了主要的貨幣池子,資金沒有在實體經濟中充分周轉,所以暫時也不會大幅推升物價。

  前期攸關居民生活的核心物價在“豬通脹”帶領下,有較大幅度的上漲過程,當前物價出現衝高回落也是合理的周期現象。而蔬菜水果等存在季節因素,目前是蔬菜等的出產旺季,且沒有重大節假日,因此物價不容易上行。而電商經常性的大促銷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價格的上漲。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會長期持續,隨著未來經濟的好轉,市場流動性會逐漸加快,那麼央行的貨幣效應就會顯現出來,那時通脹現象就會明顯抬頭。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  作者:馨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