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追著垃圾跑八年
http://www.CRNTT.com   2017-11-01 15:56:38


 

  幫謝勇這樣的污染受害者維權,跟污染企業、環保部門打交道,陳立雯的感覺像“擠牙膏”,每往前進一步,都要費不少周折。通過申請信息公開這樣的法律途徑干預污染時,面對企業與環保部門的回避與推諉,陳立雯的口頭禪是,“我就火了,我很生氣!”

  在南峪村收垃圾的過程中,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這不是給我做的,這是給你們自己做的”。挨家挨戶收垃圾的時候,每碰到有人隨口說一句“給你搞好了”,陳立雯都要拉住他,認真反駁回去。

  “垃圾是他們自己產生的。”走在南峪村南坡的碎石路上,陳立雯一邊說著話,一邊不時俯下身,撿起路邊草叢裡的各種垃圾,“要讓他知道,處理垃圾也是他的責任。”

  她不認為垃圾分類進展緩慢是有些人口中的“國民素質”問題。“素質是教育的結果,我們從來沒有做過深刻的環保教育。”說到這個話題,她語速飛快,“傳遞什麼樣的信息?怎樣傳遞信息?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剛來南峪村的時候,陳立雯就組織村民集體撿過一次垃圾。她後來才知道,自己下手翻看那堆沒有人願意靠近的垃圾,這個對於她來說只是習慣的動作,被很多人記了下來。之後上門收垃圾,村民都非常配合。

  在村裡,每家的情況她心裡大概都有數。這邊這個大媽家她“一直很放心”;那一家都是老人在家,住得也高,收垃圾的喇叭聲可能傳不到,她就順著土路爬上去叫門。

  遇到事情,陳立雯就在微信群裡呼喊。今天準備廚餘堆肥場地,明天買垃圾車,還有清理垃圾池,商量之後的監督手段……她都要找村委書記協調。她一度擔心,“書記哪天被我呼喚煩了,我可能就得離開南峪村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