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垃圾分類後去哪兒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14 11:37:24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垃圾分類是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很多人都想知道:紅、綠、藍、灰色的垃圾桶把垃圾進行分類後,這些垃圾流向了哪裡?

  變廢為寶,1噸廢紙能產出850公斤生活用紙

  在北京新街口大乘巷小區的垃圾回收點外,整齊地擺放著14個垃圾桶,書本廢紙、塑料瓶、廢鞋、廚餘垃圾等被分類放置。其中的紙質垃圾,將被卡車運往下一個目的地——打包廠。

  一進北京閑豆回收中心打包廠大門,立刻被空氣中彌漫著的紙製品味道包圍。據了解,該打包廠一天可以收到廢紙150—200噸。

  卸貨後的廢紙直接堆起來嗎?“當然不是。”打包廠的工作人員李洋介紹,打包廠會按含水量、雜質成分等將廢紙分為A、B、C、D四個等級,將它們分別堆放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後面打包處理。

  該廠共有兩台打包設備,把廢紙推入凹槽裡,機器運轉,“吞吐”間一個個方方正正的廢紙包就製作完成了。這些廢紙包將被運往造紙廠,造紙廠對其進行分類、消毒、漂白等加工處理,重新生產出不同用途的乾淨紙張。

  據粗略統計,每噸廢紙可製造850公斤生活用紙,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

  “就連湯湯水水的廚餘垃圾,也是有利用價值的。一噸廚餘垃圾可以制成0.3噸肥料,這種肥料比豬糞、牛糞等肥效更好,而且不污染土壤。”新街口垃圾回收站分類指導員兼宣傳員李健介紹,該站點與北京順義草莓基地合作,為他們提供廚餘垃圾肥料,“用餐廚肥料種出來的草莓,味道特別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