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脫貧摘帽,警惕大呼隆、虛假脫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31 11:05:30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原來爭著搶著戴貧困帽,現在急著摘帽。”近日,一位參加了多地扶貧督查的“老扶貧”向筆者細數種種脫貧“怪現狀”:一些地方給幫扶幹部攤派脫貧指標,一些幫扶幹部把不少精力用在了“算賬”上,“研究”怎麼把幫扶對象盡快“算”出去。有貧困戶反映,自己去年年初被認定為扶貧對象,春天在扶貧資金支持下剛種上果樹,年底就“被脫貧”了。
 
  當前,各地空前重視扶貧工作,各級幹部把扶貧工作牢記在心上,緊抓在手上,下大力氣,動真感情扶真貧,真扶貧,脫貧攻堅形勢喜人。然而,個別地方也出現了大幹快上大呼隆、為顯政績虛假脫貧的不良傾向。如果不及時遏制,不僅會直接影響貧困地區的發展能力和貧困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將極大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甚至直接影響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
 
  遏制這種不良傾向,關鍵在於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機制,用制度把好“脫貧關”。
 
  首先要把好脫貧標準關。現在一些地方出現的虛假脫貧,跟沒有科學準確地把握脫貧標準有很大關係。不少地方簡單地以農戶收入是否超過扶貧標準來衡量是否脫貧。事實上,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已經明確,貧困戶脫貧的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由此可見,判斷貧困戶是否脫貧,收入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參考指標,還要結合“兩不愁、三保障”綜合考量。比如,有的貧困戶收入達標了,但孩子輟學在家;有的貧困戶吃穿不愁,但還住在危房中,這樣都不能算真正脫貧。
 
  把握好脫貧標準,還得完善程序,強化考核和評估,嚴防脫貧成果弄虛作假。貧困戶退出,應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為確保退出質量,有關部門應通過採取組織考核、委托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監督檢查,對違規操作、弄虛作假的進行問責,對違規摘“窮帽”的幹部依法摘“官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