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章良:落實好脫貧攻堅《決定》的建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0 15:54:11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章良(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楊犇堯)今日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相關議題作大會發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章良對落實好脫貧攻堅《決定》提出相關建議。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脫貧攻堅總目標。這是對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所做的莊嚴承諾,必須堅定信心,全力以赴加以推進。

  為此,五中全會之後,黨中央召開的第一個工作會議就是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還下發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為了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實現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各省主要領導與中央簽訂了“軍令狀”,形成了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局面。可以說,“十三五”的脫貧攻堅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局。

  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和問題。需要處理好幾個關係:

  一是深度貧困與相對貧困的關係。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和調查分析,“十二五”期間,某省貧困人口總量減少60%,而深度貧困人口只減少25%。可見深度貧困脫貧難度之大。因此,既要防止把扶貧工作作為短期行為,以為“衝一把,以後就沒有貧困了”;又要防止由於強調貧困的相對性,而淡化了對深度貧困的關注。本輪脫貧攻堅的最大特征就是“啃硬骨頭”,要真正找准“硬骨頭”,咬住不放。

  二是先易後難與先難後易的關係。一般講,先易後難是推進工作的常規做法。有些地方,領導頻繁調整,每一任都搞先易後難,結果真正困難的群眾就很難排上隊。7000萬人不是個小數,如果到頭來,還總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成為我們工作的“鍋底”,成為“死庫容”,我們就沒法交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