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之瑜 |
中評社台北1月4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台獨”主張慰安婦自願,成功把台版教科書中“被迫”兩字取消,這背後是浪漫主義史觀,旨在凸顯,日本入台前的台灣,已有自己的主體性,不可能任由日方殖民就片面消解。但是,若慰安婦能凸顯台灣有做選擇的能動性,為何蔡英文卻說,九二共識是封鎖選擇?
浪漫史不承認日本對台是殖民,也不承認荷、西是殖民,道理相同,即一個自始有主體性的台灣,可收編外來者的資源,為己所用,顛覆殖民統治。同理,清廷統治也可適用,故雲,台灣的主體性不因清廷統治便轉化成中國的,則國民黨內戰後轉進台灣,就更沒資格了。
這般浪漫主義的歷史哲學,提供“台獨”與蔡英文們面對慰安婦的的歷史視野--願意提供個人撫慰,但絕不追究日本政府責任。今天,蔡英文選擇與安倍同一立場,當然是她自願配合安倍,不是被迫,進而主張、證成、保障了慰安婦和台灣的所謂主體能動性。
但為什麼在九二共識的問題上,蔡英文反而堅持,接受九二共識就是失去選擇?“台獨”史哲既主張,選擇慰安以後的慰安婦,證明了台灣有做出選擇的主體性,同理,接受九二共識也同樣是實踐選擇的主體性。豈能被迫慰安強說是行使選擇,而選擇九二共識卻強說是被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