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央企腐敗五大特點 治本需改革權力結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2 10:07:45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2015年3月初,2015年中央第一輪專項巡視啟動,對包括中石油、中海油、國家電網等在內的26家央企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巡視。日前,此輪專項巡視工作已經結束。據不完全統計,在此輪巡視期間,26家央企中已有近20名高管接受調查,其中包括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中石油總經理廖永遠、中石化總經理王天普等。

  從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一批央企腐敗大案要案來看,央企可謂是腐敗的“重災區”,個別央企甚至還出現了系統性、塌方式腐敗,而對央企腐敗問題發揮監督作用的,主要是外部監督力量,特別是中紀委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央企出現腐敗問題的根源何在?又如何消除央企腐敗的土壤?

  日前,著名制度反腐專家、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李永忠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剖析央企腐敗的深層原因,闡釋央企腐敗如何才能“標本兼治”。他認為,當前央企腐敗呈現出五大特點,從根本上治理央企腐敗,要讓央企“主體實位”,改革權力結構與選人用人體制,並設立反腐改革試點。

  央企為什麼成為腐敗“重災區”?

  《中國經濟周刊》:2015年中央首輪巡視工作日前全部結束,有不完全統計顯示,在本輪巡視過程中,落馬的央企高管有近20名。央企為什麼會成為腐敗的“重災區”?

  李永忠:央企之所以成為讓人震驚的腐敗“重災區”,主要在於這些問題企業普遍存在著“1+2”現象:“1”是部分央企、國企存在“主體虛位”的問題,有些央企、國企只是掛了“中央”和“國家”的名號,實際上成為某個人說了算的企業。此外,“2”指兩大根本性弊端,一是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於一體的權力結構,央企很難形成比較科學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另一個就是央企的選人用人體制,央企用人不是市場化選擇的結果,而是按照黨政機關幹部的等級授職。這種情況下,組織上如果看准了人,央企、國企就能發展好,但如果這個人發生了“質變”,那麼這個企業幾萬、十幾萬人的努力都可能將白費。

  《中國經濟周刊》:在對央企腐敗問題進行查處的過程中,專項巡視這把“利劍”顯示出巨大威力,這對下一步央企反腐工作來說有什麼啟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