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四種集團成習近平眼中改革阻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2 09:52:07


 
  對於深水區的“啃骨頭”改革之難,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早有準備,習近平曾多次強調,推進改革,需要“更多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以及“壯士斷腕”般的決心。

  細說起來,“中梗阻”並不必然來自於既得利益集團。不僅有既得利益集團形成的“中梗阻”,也有山頭主義、本位主義、利益驅動導致的“中梗阻”,還有分眾化小團體組成“民意集團”導致的“中梗阻”。各類“中梗阻”雖然訴求不一,但在阻滯改革的後果上,可能殊途同歸。比如,針對國資國企改革,政府決策部門、國企高層管理者、國企職工、民間資本、社會公眾以及國外勢力,都會認為是“利益攸關方”,都有強烈的訴求表達,但動機各異、指向不同、要求不一,且都可能借助各種手段搞“統一戰線”,在互相掣肘中膠著,導致改革步履維艱。

  這些部位的“中梗阻”,往往不是單發性的,而是有影響改革設計的能力、有把控改革施行的渠道、有製造輿論的本領、有挾持“民意”的辦法,呈現出集團式的“利益共同體”特征。要撕裂這種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專攻某個部位的“中梗阻”未必完全奏效。

  干擾改革推進的“中梗阻”“腸梗阻”不會少,但尤其需要下力溶解的是集團式“中梗阻”。這樣的“中梗阻”有哪些?

  大概可分為四種。簡而言之,在上,政商聯手,動搖干擾改革的頂層設計;於中,本位主義,搞選擇性落實、象徵性執行,甚至利用手中權力直接設障阻撓改革推進;在下,為官不為,消極抵制,甚至借改革之名直接侵害群眾利益;於側,群體性盲動,甚至借虛假“民意”破壞改革環境、影響發展穩定。

  第一種,強勢的特殊利益集團干擾或“誤讀”改革頂層設計。

  自上而下的改革,其首要在於凝聚共識、確定方向。但從古至今,利益集團對於改革頂層設計的干擾阻撓,屢屢出現。

  先秦商鞅變法,舊貴族即高呼“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阻撓改革。北宋神宗年間,“百年之積,惟存空簿”,改革迫在眉睫,但王安石熙寧變法,外有舊黨魁首群起而攻之,內有後宮諸人高喊“王安石亂天下”。改革一派左支右絀,也不可避免新法漸廢、人亡政息的結局。晚清百日維新更為血腥殘酷,以慈禧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砍掉了“戊戌六君子”的頭顱。

  發端於1978年的經濟體制改革,30多年來從未一帆風順過。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今天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樣經歷了來自“左”右兩種思潮的干擾和阻撓。所幸領導改革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於總結自省並有強大執行力的政黨,這成為中國贏得今日舉世矚目之改革奇跡的根本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