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品讀習主席講話中引用的古文經典名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1:22:34


 
  為之於未有 治之於未亂

  ■余遠來

  【講話原文】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複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做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引文延伸】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雲:“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這段話的意思是,事物在其穩定的時候容易把握,在其還未出現明顯征兆時容易謀劃對策;事物在其脆弱的時候容易裂碎,在其微小的時候容易消散。所以,在做事情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整個局面還沒有出現混亂的時候就要著手於治理。老子這種“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辯證思想、“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憂患意識和前饋控制思維,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戰國策·楚策》中記載,蘇秦勸告楚威王:“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蘇秦引用老子之方勸政,並對其進行了很好的補充。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理念運用到從嚴治黨的範疇,就是要學會“名醫治於未病”,對一些傾向性問題和現象及早防範、止於未萌。1944年,毛澤東同志將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全黨的整風文件,並告誡全黨:“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5年之後,毛澤東在離開西柏坡時再次提醒大家:“今天是進京‘趕考’”“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正是他這一清醒判斷,有力統一了全黨全軍的思想,有效消除了盲目樂觀思想,為奪取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我們在新時期著眼於從嚴治黨“未有先為、未亂先治”提供了典範。

  當前,要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就必須有“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前瞻意識、問題意識和前饋控制思維,將從嚴治黨的關口前移,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決不姑息遷就,決不久拖成疾。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