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社會為何坐視對馬英九的攻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7 09:58:54


 
  不管對馬英九過去6年半的執政成績有多少批評,馬英九個人清廉應該是無可挑剔的,當然,這是個“暫時結論”,可能還需要經過繼任者的檢驗,才能確認,但是他的執政團隊並沒有因為他一人之廉而弊絕風清,但這些都是另話。而且清廉只可以歸結為對人格的肯定,卻不是執政成功的唯一要素,這一點,高希均也精闢地點出了政治上廉與能的兩難。

  如果用《魔戒》電影來比喻,政治權力的運用就像是電影里的那只“魔戒”,多少想戴上魔戒的政治人物,都會自我說服或說服他人相信,他戴上魔戒是要運用魔戒的力量伸張正義、捍衛人民。但一旦嘗到權力滋味,就很容易迷失初衷。

  政治人物擁有魔戒後可以有3種選擇,一是戴上,為自己私利服務;二是戴上,努力抗拒權力誘惑,為人民服務;三是盡量不戴,仍努力為人民利益奮鬥。如果對照陳水扁與馬英九,前者似乎選擇了第一模式,留下貪腐的惡名,後者選擇第三模式,但少了魔戒的權力運用,一路跌撞,陷入民調低迷困境。

  我們認為,可以批評馬英九執政的結果,但不應倒果為因對馬英九做人格的否定,更不應以苛薄語言對他妖魔化,就算他今天的執政成績要以失敗做結,恐怕不是因為他是“妖魔”,而是因為他不夠“妖魔”,是因為他缺乏運用政治權力貫徹政治意志的手腕。

  兩位“總統”採行的路徑一、三似乎都沒有好的結果,但有沒有人能成功採行第二種模式?我們不知道,但看起來,馬英九的例子,恐怕會讓採行路徑三的政治人物成為絕響,這是高希均做出“最後一人”結論的緣由。只是,這到底是馬英九一人的悲哀?還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當然,也不能因此導出馬英九只有廉潔、治理國家無能的簡化結論,即便台灣經濟陷入困境,他背負責難是應該的。但大家不妨想想,扣除馬任內推動的兩岸直航、陸客觀光、台日投資與台星台紐經濟協議、140國的免簽等等,台灣的經濟會更好還是更壞?這一點,也是在政績上應還給馬英九的公道。

  說這些,聽得進耳的人大概不多。作為“總統”,馬英九在中國崛起的大環境下,採取“和”的基本應對策略,大方向是正確的。但歷史評價從來都需要時間沉澱,此刻沒人敢幫馬說話,並不代表10年、20年後,當歷史沉澱後,評價還是一樣的。

  不論如何,馬英九的這堂課,關乎的不是他一人的歷史定位,也是台灣的民主課,馬執政的8年,台灣民主看到什麼?學到什麼?這才是台灣人民最該在意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