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學者齊聚寧波共議兩岸海洋資源合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6 00:10:46


“海峽兩岸海洋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研討會”日前在寧波大學舉行。
  中評社寧波10月6日電/由寧波大學商學院、寧波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等共同發起和主辦的“海峽兩岸海洋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研討會”,日前在東海之濱、滿園桂花飄香的寧波大學成功舉辦。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寧波市社會科學院,以及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等海峽兩岸海洋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世界經濟、歷史文化及軍事、法律等領域的20多名專家學者,以及寧波大學40多名不同專業的老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寧波大學副校長徐鐵峰教授應邀出席了會議開幕式,發表致辭,高度肯定了會議選題和部分專家學者的主要觀點與建議的前沿性、重要性與戰略性。

  研討會共安排了兩場主題報告、一場論文代表發言、兩場分組討論等四個環節。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一起就兩岸海洋資源(尤其是東海、南海)合作開發、權益維護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議題,進行了較深入研究與探討。大陸的王建民、謝必震、肖文和台灣地區的吳建德、林文程、張蜀誠、林賢參等知名專家學者,分別作主旨發言和精彩點評。會議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氣氛活躍,與會人員的報告認真、代表間的互動熱烈,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專家學者們的思想前沿、觀點獨到、邏輯嚴密,特別是兩岸代表間的精彩互動,讓在場師生受益匪淺。

  在研討中,海峽兩岸能否及如何進行海洋資源合作開發與權益維護問題最受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的王建民研究員,在題為《海峽兩岸海洋(東海、南海)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問題觀察》中,較系統論述了兩岸海洋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的內涵、主體、動力、主要障礙與基本設想,提出了“一許六先行”實現路徑和配套對策建議;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林文程教授,在題為《美國對釣魚島爭端的政策與美中日三邊關係》的報告中,深入分析、把握了中日釣魚島主權之爭背後的美國因素,並借助國際權利轉移與戰略三角關係理論,重點分析了釣魚島主權爭議下的美中日關係的重新建構問題。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在題為《未來海峽兩岸在海洋合作之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中,既分析了當前兩岸海洋合作中存在的困境,並據此提出了促進兩岸海洋資源共同開發、強化海洋非傳統安全及海洋主權維護等方面可行方案;兩岸和平研究中心執行長張蜀誠,在題為《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與兩岸關係》的報告中,具體闡述了影響中日釣魚島之爭的主要因素,同時分析了由釣魚島之爭而延伸開來的兩岸東海及南海主權維護、資源開發、海上安全等領域中的合作方案及行為準則。

  寧波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鄧啟明,則在題為《海峽兩岸東海漁業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策略研究》的報告中,重點論證了海峽兩岸東海漁業資源的戰略性、兩岸合作開發與保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包括設立“海峽兩岸海洋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基金”、加強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交流合作和成立“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等促進兩岸東海漁業資源合作開發與保護的五個方面配套策略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