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烏克蘭局勢嚴峻 東西“雙城記”引發危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09:37:07


 
  蘇聯末期,經濟衰退曾讓東烏克蘭的工人開始罷工,1991年烏獨立公投在全境拿到9成贊成票,但今天許多烏克蘭人陷入了對國家發展的幻滅感中。在頓涅茨克宏大的聖邁克爾教堂前,28歲的姑娘尤利婭告訴記者,當年她媽媽投票支持獨立,現在又支持“入俄”,“她說因為俄羅斯的工資更高”。

  大國棋盤上的烏克蘭

  烏克蘭人的幻滅感還表現在對歷屆政府的失望中,無論東部還是西部都是如此。頓涅茨克記者奧列格說,“烏克蘭的資源足供4600萬人口,我們只缺一個好政府”。基輔大學生卡佳說,“庫奇馬、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全都在變賣國家資產、中飽私囊”。利沃夫的一名韃靼族民眾對記者說,“總統競選者、前拳擊手克利奇科是德國特工,亞努科維奇是俄國的傀儡,亞采紐克背後是美國人”。哈爾科夫一市民告訴記者,他根本不相信5月大選,“不管他們給出什麼選項,我都不會投票”。

  寡頭政治給了外部勢力諸多操縱烏克蘭的選項。基輔學者彼利尼茨基認為,獨立之初烏克蘭曾嘗試搞“均衡”外交,一方面與俄羅斯保持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借“西進”強化與歐美的聯繫,部分抵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控制。但結果是,烏克蘭自己卻成了西方與俄羅斯角力的籌碼。

  從過去的經驗看,烏克蘭民主進程受挫的時候,歐美對停止援助毫不猶豫;烏國家政策與俄羅斯發生利益對撞的時候,後者立馬把天然氣提價,胡蘿蔔大棒輪番上。歐美俄對烏克蘭有各自的戰略考量,各方最不吝犧牲的就是烏克蘭人的利益。

  有學者把這場博弈視為冷戰結束後大國間最凶險的一次對抗,烏克蘭只是地緣棋盤上的棋子。四方協議成一紙空文,美國派來副總統拜登,之後基輔臨時政府重啟“反恐行動”,俄羅斯跟著重兵壓境。比起東西勢力對烏克蘭的撕扯,烏國內分化實在算不得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