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烏克蘭局勢嚴峻 東西“雙城記”引發危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09:37:07


 
  從4月中旬起,《環球時報》記者一直在烏採訪,記者首先去的是鬧得最厲害的焦點城市——東部的頓涅茨克。這是一座在俄羅斯治下成長起來的城市,頓涅茨克有一幅標準的蘇聯工業城市外表,居民無論烏克蘭族還是俄羅斯族都講俄語。在頓涅茨克以北300公里的前蘇維埃時期烏克蘭首都哈爾科夫相對平靜。但在市區的中央廣場,親俄市民每周末在列寧雕塑腳下高舉俄羅斯國旗集會,餐廳里播放著蘇聯歌曲,有哈爾科夫老人對記者說,“蘇聯才是祖國”。

  當記者從東部飛行2小時抵達西部距波蘭邊界僅70公里的利沃夫,說謝謝的用詞從俄語“斯巴西巴”轉換為烏克蘭語的“傑庫”。回到18世紀末,俄羅斯帝國攫取烏克蘭全境的腳步停在了加利西亞古公國的東部邊界,這個時候加利西亞已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個省份,但首府利沃夫的地位並未改變。4月末,記者在利沃夫市政廳,看到這裡仍然高掛著一幅加利西亞地圖。

  在利沃夫,記者沒看到一面俄羅斯旗幟,酒店、商鋪掛著烏克蘭國旗和三叉戟國徽,街頭隨處可見著烏克蘭傳統服飾的男女,在露天享用咖啡或烏克蘭扎啤。利沃夫是西部大學城,是19世紀中後期醞釀烏克蘭獨立與民族主義的思想中心。直至二戰後並入蘇聯版圖,利沃夫地區的“歐洲”特性也沒有褪色。

  東西分界給烏克蘭的遺產是今天高度的語言文化多元化和政治情感的地區化,但這種分化尚不足以分裂國家。過去半年,從廣場“革命”到東部“起義”,策源地分別是最西邊的利沃夫和最東邊的頓涅茨克。可以說,貫穿局勢始終的是一出有外部勢力深度參與、被內部權力爭鬥裹挾的“雙城記”。去年11月,烏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在最後關頭突然擱置簽署與歐盟商談已久的《聯繫國協議》,而投身普京打造的經濟同盟,並因此得到俄150億美元緊急貸款援助和天然氣大幅減價。利沃夫憤怒了。儘管該協議與入盟有實質差別,卻被西部民眾視為希望。像2004年“橙色革命”一樣,大批中青年擁向首都,在廣場安營扎寨。基輔學者彼利尼茨基認為,其中大部分人來自西部和基輔周邊。

  4月20日複活節,《環球時報》記者在利沃夫看到,當地人紛紛上街祭奠獨立廣場上的死者。古城歌劇院前的展板上整齊排列著青年的照片,有不少照片下標注著“1996-2014”。利沃夫市長薩多維強調,這裡沒有分裂分子,基輔廣場上的人都是為統一國家而死。但當地人稱,獨立廣場衝突第二天,曾有右翼組織在利沃夫宣布獨立,並占領了部分政府機構,不過只持續了很短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