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社批中國媒體疲軟:乾貨多是外媒挖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8 09:54:10


 
  中國發聲挨批現象耐人尋味

  文章指出,中國新聞人的努力,世所共見。在緊急起航展開搜救的海軍井岡山艦上,在剛剛完成南極科考任務即投入搜尋的“雪龍”號上,在陌生空域執行任務的伊爾-76運輸機上;在珀斯的搜尋聯合協調中心,在吉隆坡的國際調查組,在位於北京的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處處皆有中國記者追尋、追問的身影。

  4月5日,中國海巡01輪在南緯25度、東經101度附近南印度洋水域通過黑匣子搜尋儀偵聽到頻率37.5kHz每秒一次的脈衝信號。由中國記者發出的這條消息,立刻成為新聞頭條。

  在CNN的連線報道中,前英國國防部顧問邁克爾·凱對中方“草率”發布信息頗有微詞,稱這使珀斯協調中心處於尷尬境地,中方應該先運用潛水、機器人等方式實地探測,並確證屬於馬航370之後,再發布消息。

  只准西方媒體獨家,不許中國媒體發聲。這成為馬航370事件一個耐人尋味的注腳。

  “154名中國人的事情,已經變成了全中國人的事情。在這個撲朔迷離的事件中,我盡力去採訪,采到的任何一丁點信息,傳達到家屬那裡,傳達到國內受眾的耳邊,或許是一點點的慰藉。”一名駐澳大利亞中國記者的話,或許是參與馬航370事件報道的中國新聞人的心聲。

  不放棄追尋真相,是我們對154位同胞的責任。

  關於索賠法律專家解釋馬航事故索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