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要拉動經濟走向復甦,增加就業機會,英國必須拓展海外市場。卡梅倫的北京之行側重經貿,但沒有宣布簽證便捷方面的政策。這顯現出保守黨人對移民的不放心和謹慎立場。
新京報報道,昨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了來訪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兩國在投資、科技創新、金融、司法、文化、衛生等10個領域簽署了合作文件。
從出訪前做足功課,到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講出四個“更願意”,英國首相卡梅倫的中國之行,謙恭姿態十足。英國有媒體甚至認為,卡梅倫似乎不像英國首相,倒更像“英倫公司”的董事長。
英國媒體把卡梅倫在中國媒體的訪談,翻譯成四個更願意:西方世界中,沒有哪一個國家像英國一樣,“更願意”向中國開放投資市場,“更願意”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更願意”看到中國與G8、G20和歐盟開展貿易往來。因此,英國“更願意”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與中國展開對話,解決兩國共同關注的問題,維護兩國共同利益。
卡梅倫的積極姿態,其來有自。就在他出訪前,英國經濟發出不祥的信號,復甦的跡象不是更明顯,而是更暗淡;房地產泡沫又懸在空中,隨時可能破裂。
要拉動經濟走向復甦,增加就業機會,英國必須拓展海外市場。可卡梅倫面對的卻是,“肩並肩”的美國,麻煩多多,總統因債務而取消出國行程;同床共枕的歐盟,自身難保,英吉利海峽似乎越來越寬;傳統友邦如印度,雖屬金磚國家,但經濟正接近10年來最低谷,國際資本在“汹湧”撤離;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國家,或“數字可望”,或等待“逆襲而上”,都陷入低速徘徊的糾結。
善於算賬的英國人很明顯知道注意力該投向何方。從2009年到2012年,英國對中國出口三年翻了一倍,年均增長率高達29%,而同期中國對英出口年均增長率只有14%;中國是英國最大的留學生市場;在人民幣離岸業務上,除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幣支付都在倫敦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