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未來或有新型戰機在中國航母上高頻起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3 08:55:49


圖為遼寧艦戰鬥群配制想像圖。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人民網消息:11月29日上午,遼寧艦在4艘驅護艦的伴隨下,首次靠泊三亞某軍港。軍事專家杜文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或有新型戰鬥機在中國航母上進行高頻度起降。

  赴南海海域進行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自11月26日上午從青島某軍港起航後,與海軍導彈驅逐艦沈陽艦、石家莊艦和導彈護衛艦煙台艦、濰坊艦採取晝夜間連續高速航行的方式,經東海海域,通過台灣海峽,於11月29日上午到達三亞某軍港。三亞某軍港是海軍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大型軍港,具備相應的配套設施,滿足各種大型水面艦艇靠泊需要。遼寧艦將在這裡進行補給後開展相關試驗和訓練。

  據了解,這是今年遼寧艦第5次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訓練,在航渡過程中,各種科研試驗和訓練有序進行,艦上多種設備的性能在不同氣象水文條件下得到有效檢驗。

  談到遼寧艦形成編隊戰鬥力還需要多長時間,杜文龍表示,現在還要等,目前這個編隊只是一個雛形,採用“4+1”的模式。今後航母編隊肯定不能僅有水面作戰艦艇,水下也要有“一堵墻”,要有核潛艇、常規潛艇護航,驅逐對方的水下目標。另外,我們的海上艦隊要有“夥伴”,光有驅逐艦、護衛艦不行,今後還會有大型綜合補給艦,為整個編隊提供非常好的保障,進行長周期的訓練;天上還要有“傘”,我們的殲-15戰鬥機,包括今後可能會有新型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要進行高頻度的起降。所以,水下有“墻”,海上有“伴”,空中有“傘”,這是航母編隊形成戰鬥力的標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