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國將更加積極地支持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特別是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參加美國主導的TPP談判和與其他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以平衡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
美國一直支持台灣“有實質性意義地加入”不需要主權國家身份的國際組織。最近,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表示支持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由於台灣能否加入國際組織往往受制於中國的態度,再加上擔心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程度過高而導致兩岸關係出現美國不希望看到的變化,因此近年來美國更加重視加強美國與台灣間的經貿關係、支持台灣參加區域性經濟整合和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
以前,因陳水扁不配合美國的對台政策,美國中斷了與台灣的TIFA(貿易暨投資框架協定)談判。在美國出台TTP(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談判以後,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曾預計八年後台灣才可能加入TPP談判。然而,美國現在不僅主動恢復與台灣的TIFA談判,薄瑞光還說台灣無需八年即可參加TPP談判。今年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埃德.羅伊斯就美國的亞太政策發表演講時說:“美國必須使台灣融入到範圍更為廣泛的國際貿易體系之中。在太長的時期裏,有關台灣問題的討論一直被軍售所主導。對於這個擁有世界級的製造業經濟部門和2300萬人口的島嶼來說,這種短視的做法實在是捉襟見肘。台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對人權、言論自由和自由市場做出堅定承諾的民主國家。因此,讓我們來敲定美台貿易與投資框架協定,然後迅速開始舉行談判,以簽訂雙邊投資協定,此後就可以繼續簽訂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如果美國行政當局按照這個美國議員的“路線圖”行事的話,自然是很受台灣歡迎的。台灣在與新加坡和新西蘭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以後,勢將與更多的國家談判和簽訂類似的協定。
筆者認為在此需要指出兩點,一是美國對台政策的調整,有些或許已經出台或初露端倪,有些還未出台,將根據形勢的發展和合適的時機而出台,另一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各個部分或各項具體的措施往往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取代的,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後,原先的政策措施大多不會退出,至少不會立即退出。例如,美國在逐漸加大台灣作為“民主燈塔”的作用,但台灣的軍事作用並沒有隨之消失,而是順應美國對台政策的目標作必要的調整。卜睿哲曾指出:“美國如何維持台海和平與繁榮,是隨著時間演進、視環境變化而調整。理論上有若干不同作法可被接納……這些作法是分析性的概念,不是相互排斥的政策選項。當某個作法主導時,其他作法可以補其不足……”⑰
結束語
對美國對台政策及其調整動向的探討,受主客觀條件的局限,筆者這一探討是很粗淺的,需要隨著事態的進展而不斷修正、深化和充實。同時,由於亞太地區、中國大陸、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美國國內形勢的發展和美國對相關事態的判斷都包含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美國對台政策調整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這需要我們不斷密切關注和分析。
註釋
①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245-246頁。
②Henry A. Kissinger, The Future of U.S.-Chinese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12, p.53.
AmitaiEtzioni, Preparing to go to war with China, The Huffington Post, July 2,2012.
③《日本時報》網站,2012年2月27日。
④美國《美國海軍學會會刊》2011年7月號,作者:美國海軍少校馬修·哈珀,題為《中國導彈與沃爾瑪因素》。
⑤《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和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381頁。
⑥台灣《中國時報》,2013年4月26日,A24.
⑦卜睿哲:《未知的海峽》中文版,林添貴譯,台灣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4月,第14頁。
⑧台灣《聯合報》,2013年6月6日。
⑨美國新安全研究中心網站。
⑩卜睿哲,《未知的海峽》中文版,林添貴譯,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第52頁。
⑪同上,第59頁。
⑫同上,第231頁。
⑬卜睿哲,《台灣的未來》中文版,林添貴譯,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公司,第307頁。
⑭台灣《聯合報》,2012年7月14日和8月23日。
⑮Michael Auslin, China: The View from Hawaii, National Review Online, September 01, 2010.
Michael Mazza, Taiwan’s Crucial Role in the US Pivot to Asia, July 2013, AEI.
⑯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2005年11月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演講,題為《香港和大陸:新時代、新角色》,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網站。
⑰卜睿哲:《台灣的未來》中文版,林添貴譯,台灣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第302-303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10月號,總第19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