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蔣潔敏曾為薄熙來政績境外運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7 09:18:19  


 
  9.“帶病”在崗、“帶病”提拔的典型 

  中央黨校教授、反腐問題專家林喆告訴記者:“十八大之後,我一直在等‘大老虎’的落馬。”對於蔣潔敏的落馬,林喆認為這是“國有大企業腐敗的習慣性發作,很正常,因為關鍵問題沒有解決”。

  記者:您說的這個“關鍵問題”是什麼? 

  林喆:第一,這個行業缺乏競爭,難免產生腐敗。第二,石油企業是生產、經營單位,有巨大的財富,這肯定會吸引一些人靠攏過來。第三,國有企業內部是金字塔形管理結構,底層是一般職工,由於民主不健全,他們發現了問題也發不出聲。所以高層只要把中層安排好,就可能會出現層層包庇、貪腐的現象。

  中石油集團內部的人跟我說:“我們單位是最腐敗的。”一般的國有企業管理辦法在這裡不一定行得通,他們很特殊,治理他們需要特殊的、長期的調研。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的管理學者到企業搞調查,一住就是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幾年,最後找到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我們往往是到企業走馬觀花,考察只有幾個小時,提出的方案肯定無法對症下藥。

  記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 

  林喆:應該組織一個調查團,扎根下去,吃喝都在企業。一個調查團可以分成幾個組,每個組分散到各個領域、車間,和工人同吃同住,瞭解企業的生產力來自何方,瞭解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每個環節,以及在哪個環節最容易出問題。最後大家再集中起來找出可行的對策,多找幾次肯定能找到根治國有企業腐敗的防範機制。任何單位預防腐敗,關鍵就是三個環節:用人環節、制度環節、監督環節。這三個環節抓緊了,沒有搞不好的。

  蔣潔敏事件是典型的“帶病”在崗、“帶病”提拔的例子,說明中石油集團在用人方面出了問題,應該追查誰提名的、誰審核的、誰監督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已經寫明了用人失當和監督缺位的責任追究。如果總是輕易放過提拔者,這類事就總會發生。只有上面嚴格處置一批提拔者,才能管用, 下面的人才會認真起來。

  記者:但提拔者可能會說,我當時都不知道被提拔者有“病”。

  林喆:這就是問題了。審核時,主要審核的就是被提拔者是不是有“病”,沒“病”才能提拔,不知道就不能輕易提拔。拿蔣潔敏來說,要審核有沒有買官賣官現象,有沒有親屬利用其職權牟利,有沒有宗派聯繫,這些都要調查清楚。用人部門應該舉一反三,認真反省。

  記者:您說到了宗派聯繫,現在這個問題嚴重嗎? 

  林喆:很嚴重,一個圈子一個圈子的,有時候普通職工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誰圈子里的。毛主席說過:“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他一直反對在黨內搞圈子,但現在這種現象還是很明顯,尤其是人人都想晉陞的時候,這種問題就更為嚴重。

  記者:我們還觀察到一個現象,這些年一直在講政企分開,但蔣潔敏在政企之間多次轉換角色。林喆:國有企業的高管一轉身就是政府高官,這的確是個問題。如果一個國企領導犯了錯,發一個紅頭文件把他調離,然後把他包庇起來,這是典型的政企不分,而且會形成利益輸送。當然這是少數,我們也有很多國有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很好地守住了各自的角色。

  記者:和官員腐敗比起來,國企腐敗的危害在哪裡? 

  林喆:能不能治理好國企的腐敗,是對執政能力的另一種考驗,也就是看你會不會管企業。如果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任命國企高管像父親委派兒子那樣,那就錯了。人事問題要尊重企業內部職工的意見,政府的重點是監督,在政策、法律方面給企業把好關。比方說石油吧,它在哪個國家都是緊俏商品、稀有資源,盯著這一塊的人很多,所以監督更要到位。

  記者:很多網友說,蔣潔敏落馬和中石油集團窩案被揭發,再次證明了中央“打老虎”的決心。您對“打老虎”有什麼期待? 

  林喆:我還是提建議吧。認真地檢查一下為什麼蔣潔敏能夠腐敗,到底國企哪些環節出了問題,會不會還有人在頂風作案。

  10.人物簡介 

  蔣潔敏,1955年出生,山東陽信人,1980年進入山東大學在職學習工業經濟專業,後又取得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1972年到勝利油田參加工作, 曾任勝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長,中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中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副書記,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董事長等職。2013年3月調任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是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13年9月,因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經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