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是填了幾張表,就被大卡車拉走了”
蔣潔敏在1972年離開了生他養他的村子。當時,正在讀高二的他迎來了人生第一個重要選擇——參軍還是工作?只要再過一年, 18歲的他就可以參軍了,但在縣城工作的父親帶回另一個消息:東營的“九二三廠”正在招工。
“九二三廠”即勝利油田的前身。在東營市勝利油田老基地的中心地段,記者從油田科技展覽館瞭解到勝利油田的發展歷史——1961年4月,東營地區的“華8井”首次獲得日產8噸的工業油流,從而發現了油田;1962年9月23日,“營2井”獲日產555噸的高產油流,是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一口油井,“九二三廠”由此得名;1965 年1月25日,又一支鑽井隊在勝利村打出“坨11井”,這是我國第一口原油日產過千噸的油井,後經山東省委批覆,“九二三廠”改名勝利油田;1972年, 勝利油田會戰指揮部成立,陸續組織了河口、臨盤、孤島等地區的勘探開發會戰,開始大規模面向社會招收石油工人。
正是在這一年,17歲的蔣潔敏結束了學業,來到離陽信縣170多公里的孤島(今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孤島鎮),成了勝利油田孤島采油指揮部井下作業隊的一名修井工。
41年後,記者來到孤島。這個面積不大的小鎮遍佈采油廠,紅色或黃色的采油機隨處可見,幾乎走幾步就可以看見一口油井。越往北走,道路越寬闊,馬路兩邊的樹木修剪得非常整齊,一排排紅頂的5層樓房一字排開,從朝陽一村一直排到朝陽五村、六村……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那些房子是孤島采油廠的家屬樓。
相比陽信縣老鄉表現出來的謹慎,孤島的職工對突然出現的陌生面孔沒有那麼警惕。一位同在1972年進入勝利油田的退休職工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當時招工有3個途徑:部隊軍人、油田職工後代、社會招工。招聘的流程非常簡單,“只是填了幾張表,寫寫自己的基本信息,就被大卡車拉走了。”
4.17歲的艱苦讓他“沒有笑臉”
隨後,記者來到孤島采油廠,試圖瞭解蔣潔敏當年的工作情況。采油廠的宣傳人員對記者先是非常熱情,但一聽到“蔣潔敏”3個字,氣氛立即變了。一位負責人表示,在這個敏感的節點上,誰也不願意多說,但他還是向記者提供了一些關於孤島的資料。
上世紀70年代的孤島地如其名,在找到石油之前,這裡是一片平靜孤寂的鹽鹼地。1972年,孤島采油指揮部剛剛建立時,氣候和環境都很惡劣,石油工人用“鳥無樹做窩,人無歇陰處”來形容當時的條件。“很多人到了這兒,看一眼就走了。幾個月後,第一批招來的工人跑了一大半。”油田一位工作人員說。蔣潔敏是留下來的少數人之一。
吳群(化名)當年在孤島做了幾年小買賣。在他看來,油田所有工作中,修井是最髒最苦最累的,整天野外作業,風吹日曬,還不能按時吃飯,如果遇上井噴和沖砂,內衣都會被油浸透。早期技術不發達,修井工經常要靠人拉肩扛運輸和使用各種大型設備。一個最普通的直徑約10厘米、高30厘米的鑽頭,都有幾十公斤重,需要兩個壯小夥才能抬起來。“長期和鐵傢夥打交道,少不了會有些磕磕碰碰。”一名勝利油田的員工告訴記者。更嚴重的是,由於當時沒有提拉設備,工人在洗井、沖砂過程中,勞動強度大,工作危險。“我就親眼見過好幾次,有工人不小心被洗井的化學藥劑或酸液濺到眼睛里,可怕極了!”吳群說。
“因為修井工作實在太累太苦,工人們脾氣都很急,恨不得把1小時的工作10分鐘幹完……蔣潔敏當了好幾年修井工,這個工作給他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沒有笑臉。”曾經有媒體報道了一位工人對蔣潔敏的回憶。很多孤島的石油工人也推測,蔣潔敏當官後的雷厲風行和不苟言笑,與他17歲初入社會時經歷了這種艱辛有關。
蔣潔敏的少年老成也日漸顯現。1972到1980年的8年中,蔣潔敏在孤島采油指揮部從普通工人到技術員、作業隊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20歲出頭就走上管理崗位。
1980年,為了彌補“文革”時很多管理人員未能正規上學的遺憾,受山東省委組織部委託,山東大學開始舉辦幹部專修科。25歲的蔣潔敏得以到山東大學經濟學系在職學習工業經濟專業。這段為期兩年的學習,給蔣潔敏提供了晉陞的資本。
1987年1月,勝利油田的孤島、孤東兩個采油指揮部合併為濱海采油指揮部,蔣潔敏被任命為黨委副書記。1989年12月,又恢復為孤島和孤東兩部分,分別改名為孤島采油廠、孤東采油廠。蔣潔敏任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黨委書記,主管礦區建設。
一名父母都是勝利油田職工的“油二代”對記者說:“現在油田都強調人性化,但在30多年前,生活都是服務於生產的。”在那個“先生產、 後生活”的年代,油田員工住宿條件非常簡陋。上世紀60年代,大批石油工人一下子聚集到新發現的油田地區,沒房子住就在地里挖個洞,上面蓋上茅草,號稱 “土窩子”。到了70年代,蔣潔敏來到孤島時則是“上班奪油搞會戰,下班蓋好‘幹打壘’再會戰”。“幹打壘”是北方農村最簡便的房子,先用玉米桿壘成牆, 再在外表糊一層泥巴。當時,一位石油工人還在《戰報》(《大慶日報》前身)上刊登了一首詩:“延安人人挖窯洞,今朝處處幹打壘。”上世紀80年代,蔣潔敏上任濱海采油指揮部黨委副書記時,“燈不明,路不平,水不淨”是礦區廣為流傳的自我調侃之詞。據媒體報道,他曾說過“鳥還有個窩,我們在這奮鬥了15年還沒有個像樣的家”。上任後,蔣潔敏表現出和前任完全不同的領導風格——大膽、強勢,花了3年時間不斷蓋樓。原孤島采油廠工會主席楊書善也曾對媒體回憶:“礦區連續3年建設正規樓房2000多套。”
在當地居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孤島的第一批家屬樓。它們位於孤島鎮東邊,三層,年久失修,牆皮脫落,外表呈現灰白色。樓內每套房的面積都是53平方米,所以這批樓房也被稱作“老五三”。旁邊的修車師傅說:“這可是當年的‘指揮樓’,裡面住的全是領導!”但無從證實蔣潔敏是否在此居住過,只知道他在任內又蓋了許多六七十平方米的單元房。
當年蔣潔敏在孤島還推行過一項“4321”政策。“每人每月保證領到4斤雞蛋、3斤魚、2斤肉、1斤油。那時候我們有自己的農場,養豬養雞,種菜種瓜。”孤島采油廠退休技術員王成(化名)向記者回憶了那時候的“小康”待遇。這樣的生活,讓很多非油田職工羨慕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