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劉海粟遺產案:8年訴訟背後的名門恩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8 08:51:54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 一群代表社會主流精神的人,都是名門望族,本應是社會的行為道德楷模,緣何也像普羅大眾一樣沉湎於銅臭和世俗利益而不能自拔?

  新民周刊報道,上海的每一棟洋房背後,差不多都有一個豪門的故事,或為傳奇,或為恩怨,而且多數都因關係盤根錯節而纏綿複雜。

  這是位於復興中路512號的獨立花園洋房,院內綠樹成陰,生命力旺盛的爬山虎占據了洋房外墻。由於房子空置已久,院子裡一片蕭瑟。

  該洋房原為舊上海實業家朱葆山所造,上世紀30年代著名畫家劉海粟(外界尊為“海老”)承租後一直寓居於此。1981年,海老與夫人夏伊喬赴港訪問後,此處便長時間空巢。2003年3月,女兒劉虹為照顧母親,特將戶口從香港遷回覆興中路512號。

  海老一生經歷三段婚姻,膝下子女眾多,包括與前兩任妻子生育的劉虎、劉豹、劉英倫、劉麟,以及與第三任妻子夏伊喬所生的劉虬、劉虹和劉蟾。據白庭蔭先生介紹,這些子女絕大多數都散居海外,平時難得回來一次,因此他和夫人劉虹就更多地承擔了照顧二老以及二老去世後的故居善後事宜。

  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2005年年底,竟意外收到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而起訴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兄妹劉豹、劉英倫、劉麟、劉虬和劉蟾,還有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老母親。與白庭蔭夫婦一同成為被告的,還有他們的朋友傅偉明以及上海大眾拍賣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美拍賣有限公司。

  這件家族訴訟案的導火線,據原告所述,是2004年和2005年,白庭蔭分別委托上述兩家拍賣公司拍賣了屬劉海粟創作及他人贈送給劉海粟的作品幾十項。原告認為,這些作品應為海老遺產,而委托拍賣的白庭蔭對這批畫作沒有所有人或合法處分權人的身份。

  換句話說,在原告看來,這批被拍賣的海老作品並不屬於白庭蔭,而且因為海老在1994年去世前曾宣布“將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和自己創作的油畫和書畫作品全部捐獻給國家”,所以這批涉及海老的作品有“被盜賣”之嫌。

  一紙訴狀,驚醒夢中人。面對家族親屬的“戰書”,正在安享晚年的白庭蔭,倉促中被迫應戰。他說,太太劉虹膽小且軟弱,有事就讓他頂著,自己本是被告代理人的身份,現在也成被告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