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棱鏡門”發生之後《1984》突熱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8 08:10:23  


“棱鏡門”事件的主人公斯諾登這樣講述自己站出來揭露美國政府的初衷:“如果你意識到你所助力創造的這個世界,正在一代一代越變越糟,人們正在擴大壓迫的能力與範圍的時候,你會願意冒任何風險,付出任何代價。”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棱鏡門”事件正愈演愈烈。

  事件最先起源於6月5日。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項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要求電信巨頭威瑞森公司必須每天上交數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一天之後,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在過去6年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進入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服務器,監控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及照片等秘密資料。6月7日,正在加州聖何塞視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做出回應,公開承認該項目。由此,這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浮出水面。“棱鏡門”事件無疑強烈地觸動了美國民眾的神經,引發民眾對於政府侵犯個人穩私、侵犯個人自由的極大擔憂,就在“棱鏡門”曝出後的幾天內,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寫於1949年的反極權小說《一九八四》銷量一路飈升,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個人自由、公民隱私還是國家安全?

  同樣浮出水面的還有事件的“告密者”愛德華.斯諾登。現年29歲的愛德華.斯諾登是美國防務承包商博思艾倫咨詢公司的一名雇員,過去4年內一直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在採訪中,他說自己之所以願意站出來,是想以此證明這些項目和政策的真實性,而不是因為匿名就被政府妖化成一個反對政府的人士。

  但斯諾登並沒有因此便擺脫政府方面的指責。6月12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辯稱,美國所實施的大規模秘密監控是維護美國安全所必需的“有效手段”,監控手段經由國會批准。這些監控項目在紐約、芝加哥等地摧毀或幫助摧毀了恐怖分子的破壞圖謀。他認為,斯諾登的“洩密”行為損害了國家安全局的行動能力,其結果是令美國及盟友已不像兩周之前那樣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