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棱鏡門”發生之後《1984》突熱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8 08:10:23  


 
  《一九八四》與當下現實已有所不同

  公眾已經開始思考,英國報紙City A.M.的編輯阿利斯特.希思說:“如果在每個家庭中安裝竊聽器,監聽在每個酒館、汽車上、火車上、工作地點的每個談話,便能減少犯罪,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來,我們便不再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我們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在考慮國家安全的同時,重新思考自由主義的原則。你問我知道詳細的解決方案嗎?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當下的道路不是令人愉快的。”

  《一九八四》所給出的道路是決絕的,溫斯頓這個“人類精神的捍衛者”,最終被折磨成一具僵屍,他甚至開始熱愛“老大哥”,個人自由最終屈服於獨裁統治。但《紐約客》的文章卻想提醒讀者,當下的社會現實的壓迫遠非小說中那樣嚴酷,小說中“黨”所感興趣的"不是你們犯下的愚蠢的罪行。黨關心的不是顯在的行為,思想才是我們所關心的全部。’但美國國家安全局首要關心的是顯在的行為恐怖分子和他們的威脅也許可以說,或者人們希望,思想不是他們太想關心的東西。”文章說這絕非是讓大眾不用為政府的作為所擔心,這也不意味著事情就會以溫和的方式結束,但是,奧威爾筆下“靴子永遠踩在人們的臉上”的情況已經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事實了。

  不過《紐約客》認為《一九八四》值得人們重讀,“我是否注定要屈從於權威,否則就要忍受再教育,並面對令人生畏的101房間?奧威爾勾連了通信、隱私和安全的問題,他最具影響力的小說的確值得我們再讀一讀。”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