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舉統一旗幟 全面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政策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31 00:21:39  


 
  “十八大”報告對台部分政策的作用與意義

  “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政策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去四年發展的重要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期的新形勢下提出的,是在中國大陸全面走向小康社會建設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積極作用與重大的歷史意義。

  1、“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部分是未來五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與深化的綱領性文件。政治報告對台部分之所以說是指導性綱領,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儘管篇幅不多,只有700多字,但涵蓋內容相當廣泛和全面,其中遠大目標是祖國的完全統一,階段性目標是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原則是一個中國,所以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路徑是鞏固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四個基礎,具體工作則是包括深化經濟合作、擴大文化交流、密切人員往來、促進平等協商及創造條件開展政治議題的協商,包括兩岸政治定位、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及和平協議,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前景。

  2、“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部分是對“胡六點”的深化與發展。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所作的《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簡稱“胡六點”),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提出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的重要政策主張,是全面指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在“胡六點”的政策指引下,在兩岸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過去四年多的台海形勢是最為安定祥和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與理念得到了兩岸廣大民眾最廣泛肯定與支持,和平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兩岸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層面達到了60年來的最好水準。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胡六點”提出以來的中央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是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是得到了兩岸民眾廣泛肯定與支持的,所以,“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部分基本上是在“胡六點”所描繪的和平發展路線圖的基礎上進行的闡述與發展,是對“胡六點”的深化、細化與具體化。這既是對“十七大”以來特別是“胡六點”提出和平發展重要思想以來中央大政方針的繼承,體現了中國大陸對台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又是根據兩岸關係所面臨的國際形勢背景、兩岸關係發展形勢提出了新的發展性的政策主張:包括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經濟基礎、文化基礎與社會基礎的提出,實際上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的實踐路徑;包括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這裏是“一個中國框架”,儘管其內核還是一個中國原則,但“一個中國框架”說法的提出實際上是包容性更大,而且是提出兩岸共同來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包括不排斥與放棄“台獨”主張的民進黨等打交道,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對台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民進黨開展交往的誠意,而其中關鍵則是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因為“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台獨”分裂行徑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所以,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胡錦濤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

  3、“十八大”報告對台部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深化時期的路線圖。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未來五年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這是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總的路線規劃,具體來說,則包括:

  一是在經濟領域,要深化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全面持續發展之際,在台灣今年經濟面臨只有1%的增長的情況下,兩岸經濟合作顯得特別必要與重要,而經濟合作與協商的重點則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後續協商,爭取早日取得成果。只有擴大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才能厚實兩岸在經濟上的共同利益,真正地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二是要擴大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教育交流和合作,兩岸同屬中華文化,只有不斷增強兩岸之間的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才能增強兩岸民眾之間的中華民族認同,乃至於共同的中國人認同。

  三是要密切兩岸人民之間的往來,不斷擴大兩岸民眾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持和參與,通過不斷密切的往來,增加兩岸民眾之間的互相瞭解,融洽兩岸同胞之間的感情。因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理應相互關愛信賴,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

  四是要促進兩岸之間的平等協商,當前階段主要是海基會與海協會之間的協商,一方面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簽署協定,另一方面加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化建設,包括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以服務與造福兩岸同胞。

  五是兩岸雙方要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務實處理兩岸之間客觀存在的政治性議題,包括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定,基本的目的是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勢,並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對台部分是“十八大”政治報告的有機組成部分
  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一個有機整體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和平發展重要思想與政策主張,是新時期中國和平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是和平發展道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部分也是“十八大”政治報告總體目標與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一個有機整體。發展兩岸關係、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終實現祖國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並非是單一的、孤立的政策主張,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完成,實現兩岸統一就具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就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在統一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具備了堅定的決心、充分的信心與應有的耐心。當然,因為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所以,在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進程中,都要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從而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一定要切實保護台灣同胞權益,團結台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2月號,總第180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