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岸關係快速發展改變了兩岸的社會基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2 00:50:07  


 
  2008年5月,隨著國民黨的重新執政,大陸與台灣的執政者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了最基本的政治互信,簽訂了十六項協定,實現了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海陸直航,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落實了大陸民眾赴台灣自由行,由此推動兩岸關係進入了全新的歷史時期。與過去60年兩岸關係處於隔絕狀態的歷史相比,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最大特點是兩岸的民眾能夠全方位地參與兩岸關係各個層面的互動,兩岸關係成為兩岸民眾都可以參與互動、參與討論、提出方案或是意見的公共事務,台灣與大陸的民眾開始參與構建共同的社會基礎。

  當然,到目前為止,大陸與台灣的民眾參與兩岸關係互動的時間是相當短暫的,兩岸關係進入全新的歷史時期還僅僅是個開始,新時期的兩岸關係尚處於和平與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持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持續推動兩岸民眾之間的交流往來,為今後解決政治難題創造條件。未來兩岸社會與民眾之間的互動,將自下而上地孕育出合理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方案,這樣的解決方案將更加符合兩岸實際情況,並且擁有更扎實的民意基礎。

  ①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基礎是指“物質生產,即食物、衣服、房屋和進行生產所用的勞動工具等物質財富的生產,是一切社會的基礎”。

  ②卡瑪利著:《什麼是社會基礎和上層建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頁。

  ③泰爾朋著:《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3頁。

  ④仇佩芬、王正寧:《馬:兩岸仍先經後政穩步發展》,台灣《中國時報》,2012年1月15日。

  ⑤王寓中、範正祥:《馬:不為爭虛名推動害台政策》,台灣《自由時報》,2012年1月21日。

  ⑥《王毅:經濟合作仍是今年兩岸關係的重點》,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

  ⑦張建偉:《“逃避政治化”到底在逃避什麼?》,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年2月2日。

  ⑧余克禮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頁。

  ⑨余克禮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