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個面向,相互關聯,一個都不能少。 |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上海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陳鴻惠在《中國評論》月刊五月號發表專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建設的五個面向》。作者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建設是一個從現實需求到願景規劃再到制度協商又到政策落實的不斷深化過程。在此過程中,應當堅持五個面向:共識化、正常化、民族化、科學化、大眾化。”文章內容如下:
2005年“胡連會”開創性地揭示並推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則呈現出六十年未有之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局面。這些新形勢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對兩岸關係進展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制度化訴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要解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程度和水準與兩岸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流交往需求之間的矛盾;其中,兩岸共同防範“台獨”威脅與共同抵禦經濟全球化風險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建設是一個從現實需求到願景規劃再到制度協商又到政策落實的不斷深化過程。在此過程中,應當堅持五個面向:共識化、正常化、民族化、科學化、大眾化。
共識化
共識化是就基礎而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建設只有建立在堅實的政治基礎以及深厚的社會基礎之上,才能在歷史考驗中屹立不倒。2005年4月“胡連會”提出了“三項共同體認”和“五項共同願景”,但是,為什麼沒有把二者歸併為“八項共同願景”呢?這是因為,“三項共同體認”揭示的是兩岸之間業已存在的客觀事實,這是需要兩岸共同認知並持續鞏固的;“五項共同願景”描繪的則是兩岸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這是需要兩岸共同規劃並持續落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