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廼強:中國模式 別無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3 00:16:52  


 
  但是從現代人的角度,我們接受了民心這說法,問題跟着來了,如何掌握人心呢?民意好辦,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十分科學、精確地量化。人心嘛,如何科學地操作?人心掌握不了,又如何搞真正有意義的民主?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中國模式”還在建構中的原因。也是有些人否定“中國模式”的理據。

  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等所謂“實證研究”,事實上只流行於美國等英語國家。這不是唯一的科學方法。大家試想,最講求實際效果的市場研究,抽樣調查也不是唯一的手段。

  從良政善治出發,領導定期與意見領袖會面,聽聽他們的意見建議,對於掌握民心的效果只會比看民意調查結果準確和實在。事實上,這就是政協設計的原意。每年三月份的兩會,是民心集中表現的場合。作為其中20年的參與者,在這十天左右,我完全能感受到十三億同胞們當年的情緒,和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要是主政者能真正明白政協的作用,他們不單於挑選委員時會有完全不同的標準,而且也絕對不會像過去幾年來那樣,於開會前先列出一張議題清單。因為政協的設計關鍵在於意見領袖告訴執政者什麼是要關注的問題,而不是執政者預定議題範圍,要委員們造文章。當年毛澤東把政協定位為“神仙會”,讓委員們上天下地的隨便發言,是有他的道理的。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見,構建“中國模式”的第一要務,就是就我們的一些獨特但成功做法,把其原因和意義弄清楚,並且在這基礎上再改進提升。

  回到香港,以我過去7年參加策略發展委員會的經驗,它的成員很精英,很對頭,只是事實上政府只藉此走過場,對策發會意見的尊重程度連政協都不如。但是只要我們弄清楚意見領袖對良政善治的作用,以香港做事的方式,是完全有條件把它搞得更有實際貢獻,讓特區政府更能掌握民情的。而因為文化基因相同,香港成功的經驗,很容易便可以全國推廣。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香港也要研究“中國模式”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