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要看清楚 中國不是蘇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00:07:28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在美國政界、外交界、學術界,時常討論這樣一個話題:當今的中國是不是解體前的蘇聯?美國是否應奉行以前對蘇聯的政策來對待中國?討論的出發點也許是:希望美國的對華政策能像對蘇聯的政策那樣成功,因為有觀點認為,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和1991年蘇聯的解體,是美國對蘇政策的歷史性勝利,是美國在長達40多年的冷戰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但也有觀點認為,當今中國不是昔日蘇聯,用以前的對蘇政策來對待中國,不會奏效;中美關係與美蘇關係不同,中美並沒有站在新冷戰的邊緣。

  環球網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吳祖榮的分析文章稱,這場討論表明,在冷戰時期,美國一直把蘇聯視為主要戰略對手,而現在,美國有些人把中國與蘇聯相提並論,也已受到美國的高度重視。既然認識中國和蘇聯的異同,直接關係到美國的對華政策,那麼,對中國和蘇聯的各種情況進行比較,搞清楚當今中國不是昔日蘇聯,就顯得十分必要。

  中國是美國的夥伴,而蘇聯是美國的競爭對手

  二戰結束後,蘇美從共同打擊法西斯的盟國轉變為意識形態對立的戰略對手,中國站在蘇聯一邊,與美國處於對抗狀態。

  上世紀60年代中國與蘇聯關係惡化,甚至發生軍事衝突;因蘇聯採取咄咄逼人的進攻性外交戰略,美國與蘇聯的對抗升級。

  文章指出,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中國變成美國的友好非盟國,開始聯手抗蘇。在此後的40多年裡,中美關係雖有起伏,但總體向前發展,兩國共同利益不斷擴大,給中美兩國和世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正努力創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

  而從1972年至1991年蘇聯解體的近20年中,美蘇關係雖有對抗與緩和的交替或轉換,兩國也有在軍控、安全、經貿、人文等領域不同程度的交流和合作,但始終沒有成為戰略上的合作夥伴,達成一些協議也只是為了遏制對方、尋求占據競爭優勢。在全面對抗時期,雙方加緊擴軍備戰,在全球爭奪霸權;轉入緩和時期, 雙方尋求通過元首外交和談判,均衡削減戰略武器,降低爆發戰爭危險,並採取和平手段,削弱對方,占據戰略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